[实用新型]自行车带灯头盔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7902.X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2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何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宗龙 |
主分类号: | A42B3/00 | 分类号: | A42B3/00;A42B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翔;李弘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 车带 灯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头盔,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带灯头盔。
背景技术
在提倡节能环保的今天,越来越多人选择骑自行车出行或作为一种锻炼身体的运动方式。然后,骑自行车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尤其在夜晚灯光昏暗下,更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传统的自行车头盔通常只单一地起到保护头部安全的作用,并没有设置一些发光灯等起提示警戒作用的装置,以使在夜晚行驶时能被其他路人注意到、提示旁边或后方的路人及车辆缓行及注意避让。目前,显然有部分自行车头盔上也设有警示灯,但这些警示灯经常只设置在前面或后面,难以起到明显的警示作用;另外,这些警示灯也经常存在安装不够牢固,容易松脱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360度警示、安装简单的自行车带灯头盔。
一种自行车带灯头盔,包括一头盔本体、一LED发光体、连接该LED发光体的导光条、及若干卡扣装置,该导光条的两端分别连接该LED发光体的相对两端,以使导光条与LED发光体共同围成一封闭圈,所述卡扣装置将导光条及LED发光体固定在该头盔本体的外表面,LED发光体发出的光通过所述导光条导出,使得头盔本体的外表面360度均能发出警示光。
进一步地,所述每一卡扣装置包括一固定在所述头盔本体上的固定座、及与该固定座卡设的插入件,该插入件上设有一穿孔以供所述导光条穿设。
进一步地,所述插入件包括一靠近所述固定座的凸缘及连接该凸缘的颈部,该颈部的直径小于该凸缘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凸缘及颈部呈同轴的圆柱状设置,该凸缘及颈部的轴心延伸方向与所述外环的轴心延伸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部的中间部位延伸有一卡缘,该卡缘的外径大于卡扣部朝向头盔本体的一端的外径,以使卡扣部的底部形成一台阶部,以使当卡扣部受到插入件的压力时得到头盔本体的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包括一朝向所述插入件的卡扣部、及埋设在所述头盔本体的埋入部,该卡扣部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插入件的凸缘的直径、且大于颈部的直径,所述凸缘挤压穿过该卡扣部的安装孔后卡扣在卡扣部的内端缘。
进一步地,所述埋入部包括一内环及连接该内环与所述卡扣部的若干肋条,所述内环与所述卡扣部呈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LED发光体通过粘扣带固定在头盔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通过导光条与LED发光体围成一圈使光线可以360度警示,又由于卡扣装置的设置使得导光条的安装简单、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带灯头盔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自行车带灯头盔的卡扣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更清晰地表示出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带灯头盔,包括一头盔本体10、一LED发光体20、连接该LED发光体20的导光条30、及若干卡扣装置40,该导光条30的两端分别连接该LED发光体20的相对两端,以使导光条30与LED发光体20共同围成一封闭圈。所述卡扣装置40将导光条30及LED发光体20固定在该头盔本体10的外表面。所述LED发光体20发出的光通过所述导光条30导出,使得头盔本体10的外表面一圈360度均能发出警示光。
所述LED发光体20包括一壳体21及安装在壳体21内的LED(图未示)。该壳体21具有一定的透光性能。该壳体21的相对两端设有穿孔以供所述导光条30的两端插入,从而使得LED发出的光通过导光条30的两端传递至整个导光条30。该LED发光体20朝向头盔本体10的底面设有粘扣带(又称魔术贴),所述头盔本体10上对应位置设有粘扣带15,以对应固定该LED发光体20。
所述导光条30又称塑料光纤导光棒,由PMMA材料制成,通过其光学结构的设置使得光线可以在导光条30内传递并向外发出。
所述每一卡扣装置40包括一固定在所述头盔本体上的固定座70、及与该固定座70卡设的插入件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宗龙,未经何宗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79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