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啮齿动物生物撞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6440.X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6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汤礼军;罗皓;刘卫辉;王涛;陈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温利平 |
地址: | 610083***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啮齿 动物 生物 撞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实验器械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小型啮齿动物生物撞击机。
背景技术
啮齿类动物是哺乳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也是分布范围最广的哺乳动物,全世界大约有2000多种。除了少数种类外,一般体型均较小,数量多,繁殖快,适应力强,能生活在多种多样生境中,其中大多数种类为穴居性,从进化角度来讲,它们是现存哺乳类中最为成功的类群。基于上述特点,该类动物常作为医学实验动物。
由于灾害、车祸等原因,常导致各类撞击伤的频发,如肝脏撞击伤、颅脑撞击伤等。近年来随着国家为创伤急救综合体系构建的大力支撑,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投入到撞击伤的研究中去,因此构建实验动物撞击伤的模型装置尤为重要。值得遗憾的是,目前尚无较为成熟的小型啮齿类动物撞击伤模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型啮齿动物生物撞击机,以帮助对撞击伤的医学研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小型啮齿动物生物撞击机,包括:
一底板;
一发射筒固定支架,底端安装在底板一侧上方;
一发射筒,位于底板另一侧上方,并垂直固定在发射筒固定支架上部,且可以上下调节;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二次打击头固定支架,安装在底板另一侧上方,发射筒下方,且在发射筒正下方位置开有一个安装孔,安装孔中具有一个复位弹簧;
二次打击头,安装在二次打击头固定支架安装孔中复位弹簧上,打击头下方为小型啮齿动物固定位置,小型啮齿动物固定在该位置;
撞击球,用于放入发射筒上端筒口内,然后沿发射筒降落到安装孔,撞击二次打击头,二次打击头在撞击下,撞击到小型啮齿动物。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小型啮齿动物生物撞击机,在BIM-IV型生物撞击机的基础上引入二次打击头的概念,在BIM-IV型生物撞击机的基础上,增加二次打击头固定支架以及二次打击头,撞击球,用于放入发射筒上端筒口内,然后沿发射筒降落到安装孔,撞击二次打击头,二次打击头在撞击下,撞击到小型啮齿动物。这样缩小并定量了打击面积,从而更精确地复制了肝脏钝性撞击伤模型,以实现对撞击伤的医学研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小型啮齿动物生物撞击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小型啮齿动物生物撞击机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需要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在以下的描述中,当已知功能和设计的详细描述也许会淡化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内容时,这些描述在这里将被忽略。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小型啮齿动物生物撞击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图。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小型啮齿动物生物撞击机包括底板1、发射筒固定支架2、发射筒3、二次打击头固定支架4、二次打击头5、撞击球6。
如图1所示,发射筒固定支架2的底端安装在底板1左侧上方。发射筒3位于底板1右侧上方,并垂直固定在发射筒固定支架2上部,且可以上下调节,这样,可以调节发射筒3的高度,以调整撞击的力度。
在本实施例中,二次打击头固定支架4安装在底板1右侧上方,发射筒3下方,且在发射筒3正下方位置开有一个安装孔,安装孔中具有一个复位弹簧。
在本实施中,如图1所示,二次打击头5为多个不同长度和不同头面积的铝合金管加工所制的轻质T型二次打击头,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即动物大小、打击面积,选择不同的二次打击头5,以实现对撞击伤的医学研究。
二次打击头5安装在二次打击头固定支架4安装孔中复位弹簧上,打击头下方为小型啮齿动物固定位置,小型啮齿动物固定在该位置。
如图1、2所示,撞击球6放入发射筒3上端筒口内,然后沿发射筒3降落到安装孔,撞击二次打击头,二次打击头在撞击下,撞击到小型啮齿动物。
如图1所示,撞击球6为多个直径不同的撞击球,以便选择不同的撞击力度。
本实用新型在国内外有关技术和临床需求的基础上研制的,可以满足不同的实验要求即动物大小、打击面积的需要,实现对撞击伤的医学研究。
尽管上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64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圈组件、电磁流量计、现场仪表及变压设备
- 下一篇:电动式顶开门或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