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杆状零件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5893.0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5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屈红军;代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凡谷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6 | 分类号: | B65G47/2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杆状 零件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杆状零件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机械加工或自动化设备中,常常需要按需自动送料。在此类自动送料设备中,通常是将工件通过某种装置整列成队后,再经过工件分离装置将工件一个一个分开,送往加工机或装配机的主体。在此类自动化作业中,分离工程最为重要,其所选方式须适合工件的形状、重量等要求。杆状类零件的加工往往需要自动送料,在对杆状类零件进行自动送料的整列成队过程中,杆状类零件整列到滑槽或管道内后,为在长度方向上为层叠排列,利用重力使杆状类零件依次往下滑,受重力作用,零件和零件之间是毫无间隙的。在此种情况下的分离装置,通常是通过气缸驱动与工件长度相当高度的滑块,往复切分来实现零件分离。这种自动送料装置,对零件的长度公差要求较高,一旦出现长度不一致的零件,就会出现卡料或一次分离多个的情况;而且换产品后,零件长度变化,带来分离装置的重新定制化,如此更换分离装置不适应自动化生产的弹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杆状零件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杆状零件分离装置,包括固定座、切料滑块、导料座和驱动气缸,在所述固定座表面设有下凹的水平布置的推杆滑道;在所述推杆滑道一端上面的固定座上固定导料座,在所述推杆滑道另一端底面的固定座上设有贯穿的垂直布置的落料接头;在所述导料座中开设有垂直布置的供杆状零件沿轴向通过的零件通道,所述导料座零件通道的下端侧面为敞开状;所述切料滑块位于推杆滑道中,切料滑块的 一部分位于位于导料座与推杆滑道底面之间,在该部分切料滑块上开设有垂直布置的且能与零件通道对齐的分离孔,另一部分位于导料座零件通道敞开状的侧面;所述切料滑块一侧连接有可推动切料滑块在推杆滑道内滑动使其分离孔错开零件通道而与落料接头的对接口对齐的驱动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座的零件通道朝向落料接头的一侧设有可因切料滑块带动零件的滑动而横向打开或关闭零件通道的栅格弹片。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座的零件通道为半开放型通道,其横截面为U型,所述栅格弹片位于半开放型通道的开口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气缸固定于固定座侧面,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可在推杆滑道内滑动的切料滑块一侧连接。
本实用新型杆状零件分离装置通过切料滑块握住零件下端的部分长度,上端长度变化端由栅格弹片来保持与开闭,实现杆状零件分离,更换不同长度的零件后无须更换分离装置,可连续作业。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适用于一定长度变化范围内的杆状零件,通用性强,适应自动化生产的弹性需求,保证了加工机或装配机连续送料的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座11、切料滑块6、导料座5和驱动气缸1,在所述导料座5中开设有垂直布置的供杆状零件沿轴向通过的零件通道8,所述导料座5零件通道8的下端侧面为敞开状;所述导料座5的零件通道8朝向落料接头的一侧设有可因切料滑块带动零件的滑动而横向打开或关闭零件通道的栅格弹片3。所述导料座5的零件通道8为半开放型通道,其横截面为U型,所述栅格弹片3位于半开放型通道的开口侧, 具有强力弹性的栅格弹片3与导料座5的半开放型通道形成封闭空间,栅格弹片3像一对对开门,将零件关闭在半开放型通道内,并保证其杆状零件在通道内垂直竖立。
固定座11表面设有下凹的水平布置的推杆滑道2,推杆滑道2一端上面的固定座上固定导料座5,在所述推杆滑道2另一端底面的固定座上设有贯穿的垂直布置的落料接头7。切料滑块6一侧连接有驱动气缸1,驱动气缸1驱动切料滑块6在推杆滑道2内滑动使其分离孔9错开零件通道8而与落料接头7的对接口10对齐,实现杆状零件分离,驱动气缸1固定于固定座11侧面,驱动气缸1的活塞杆与可在推杆滑道内滑动的切料滑块6一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凡谷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凡谷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58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杀灭姜螟虫的复配物
- 下一篇:一种养肝明目豆豉鲶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