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收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5621.0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4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韩春光;钟国胜;魏茂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三维新动力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1/18 | 分类号: | B65G5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良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物流传输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接收管。
背景技术
气动管道物流传输系统是集合先进的现代通讯技术、光电一体化技术,以空气压缩机抽取及压缩空气动力,在密闭的管道中自动传送物品。物品一般置于传输瓶中传输。传统的接收管一般采用两层管道结构,传输时,气流从出气口进入两层管道之间的空隙循环流动。这种接收管的结构设计使得在传输时需要较大的压力。此外,接收管一般采取挡板拦截方式拦截传输瓶。传输瓶撞击在挡板上,容易造成传输瓶内物品的损坏以及对接收管和传输瓶的磨损。如果没有及时取走传输瓶,传输瓶还将一直与挡板摩擦,使接收管和传输瓶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收管,可以使传输过程所需要的气体产生相对流动,传输时的气体压力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接收管,包括管道,所述管道的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旁通装置,所述管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所述第一通气口和所述第二通气口沿所述管道的轴向分布,所述旁通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通气口和所述第二通气口。
进一步:所述旁通装置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管道的侧壁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所述旁通装置为四方形。
进一步:所述管道为单层管道。
进一步:所述管道的一端设置有制动安装板。
进一步:所述制动安装板下面安装有制动板。
进一步:所述第一通气口设置在所述制动安装板的上侧。
进一步:所述第二通气口设置在所述制动安装板的下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接收管增加了旁通装置,可以使传输过程所需要的气体产生相对流动,传输过程所需要的气体压力减小。
2、本实用新型的接收管增加了旁通装置,便于接收管的安装和修理。
3、本实用新型的接收管设置有制动板,具有减震的功能并且减少接收管与传输瓶的摩擦。
4、本实用新型的接收管的旁通装置采用焊接方式与管道连接,焊接牢固,气密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接收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接收管沿A-A向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接收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沿A-A向的剖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接收管的结构包括管道1、旁通装置2、制动安装板3和制动板4。本实用新型的管道1的材质为铝合金。管道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口51和第二通气口52。第一通气口51和第二通气口52沿管道1的轴向分布。管道1的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旁通装置2。旁通装置2连接第一通气口51和第二通气口52。旁通装置2可以焊接在管道1的外表面上,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固定在管道1的外表面上,使旁通装置2和管道1之间密封严密,气密性好。旁通装置2是气流的传输通道。旁通装置2优选为四方形。由于增加了旁通装置2,因此管道1的管道为单层管道。管道1的一端设置有制动安装板3。制动安装板3可以通过螺钉或者其他方式固定在管道1上。制动安装板3的形状和大小与管道1的内径相吻合,使制动安装板3和管道1之间密封良好。制动安装板3下面安装有制动板4。制动板4可以通过螺钉或者其他方式固定在制动安装板3上。第一通气口51设置在制动安装板3的上侧。第二通气口51设置在制动安装板3的下侧。当传输瓶到达指定位置时,传输瓶的下端位于第二通气口52的上方,绝大部分气流从第二通气口52处进入到旁通装置2,然后从第一通气口51排出继续循环使用。接收传输瓶时,制动安装板3用于拦截传输瓶,防止传输瓶传输到其他位置。传输瓶被制动安装板3拦截时,撞击到制动板4上。此外,传输瓶在运动到指定位置后,风机仍然会传输气流保持压力,使传输瓶的上端始终和制动板4接触,直到传输瓶被取走。制动板4的材质为橡胶,具有缓冲减震作用,减小传输瓶和制动安装板之间的冲击力和摩擦力。
气动管道物流传输系统工作时,风机向管道1内传送气流。气流推动传输瓶到指定位置后,传输瓶被制动安装板3拦截,传输瓶的上端恰好顶在制动板4处;传输瓶的下端恰好位于第二通气口52的上缘。风机持续向管道1内传送气流,使传输瓶保持在指定位置处直到被接收。多余的气流从第二通气口52处进入到旁通装置2,然后从第一通气口51排出继续循环使用。当接收传输瓶时,管道1转动到指定角度和接收站连通,风机停止传送气流,传输瓶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接收站内,完成接收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三维新动力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三维新动力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56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动宣传车自动升降支架
- 下一篇:一种小吨位液化天然气叉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