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高效自适应扰动观察法的两级MPPT协同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5210.1 | 申请日: | 2013-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5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宏宇;娄德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汇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15 | 代理人: | 刘闻铎 |
地址: | 050035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高效 自适应 扰动 观察法 两级 mppt 协同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控制系统,特别是基于高效自适应扰动观察法的两级MPPT的协同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的日益枯竭,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无污染、无噪声、资源丰富、可以再生、几乎不受地域限制等优良因素,所以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光伏系统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光伏电池板的转换效率低且价格昂贵,光伏电池板的输出电流-电压(I-U)曲线和电压-功率(U-P)曲线具有非线性,存在最大功率点,而且其最大功率点是随着日照强度和电池板温度等因素变化的。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的电能,降低单位发电量的成本,就要通过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实现光伏发电的最大功率跟踪,使系统在太阳光辐射、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仍具备最大输出功率能力,使整个充电系统保持最佳输出效能状态。
但是现有的控制系统,对最大功率点的跟踪精度较低,使得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较低,功率损失较大,而且现有的扰动观察法是采用固定步长来进行扰动控制的,其响应速度慢,只适合于光照强度变化很慢的场合。在稳态情况下,这种算法容易导致太阳能电池板的实际工作点在最大功率点附近小幅震荡,造成一定的功率损失;而且在光照强度发生快速变化时,跟踪算法可能失效,产生跟踪方向的判断错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了基于高效自适应扰动观察法的两级MPPT协同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H桥逆变电路和Boost升压电路协同控制,MPPT控制器的跟踪电压范围宽、精度高,使系统在太阳光辐射、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仍具备最大输出功率能力,使整个充电系统保持最佳输出效能状态,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减少了功率损失。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基于高效自适应扰动观察法的两级MPPT协同控制系统,包括与电网连接的H桥逆变电路、与太阳能电池板和电网连接的MPPT控制器,MPPT控制器借助第一扰动执行电路与H桥逆变电路连接,关键是:所述的控制系统还包括借助直流母线与H桥逆变电路连接的Boost升压电路,Boost升压电路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MPPT控制器借助第二扰动执行电路与Boost升压电路连接,MPPT控制器采集太阳能电池板、直流母线、电网的电压电流信号,比较处理后分别输出信号给第一扰动执行电路和第二扰动执行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H桥逆变电路和Boost升压电路协同控制,既可以实现Boost升压电路进行MPPT控制,又可以实现H桥逆变电路进行MPPT控制,可根据实际直流输入电压和电网电压情况进行自由无缝切换,结构简单、成本低廉、MPPT控制器的跟踪电压范围宽、精度高,使系统在太阳光辐射、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仍具备最大输出功率能力,保持最佳输出效能状态。
采用自适应占空比直接扰动法进行MPPT控制,通过引入步长系数的自动在线调整来解决传统占空比扰动法步长大小难以选择的问题。采用自适应电压变步长扰动法进行MPPT控制,通过引入步长系数的自动在线调整,可以保证MPPT最大功率跟踪的良好动态响应及稳态性能,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只需连续判断功率偏差符号即可,需要判断的变量数减少,方法简单、可靠,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减少了太阳能电池板的功率损失。
控制系统中添加了对连续两次功率偏差的符号判断,可以有效避免功率变化方向的判断失误,提高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精度。
利用第三电压采集电路可以实时监测直流母线上的电压,使MPPT控制器做出相应的调整,并添加一滞环判断,使直流母线电压始终高于电网峰值电压的某一最小值,可以降低直流母线与电网电压之间的电压差,提高控制系统的转换效率,防止在临界状态时前、后级MPPT控制反复切换,导致系统不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附图中,1代表太阳能电池板,2代表Boost升压电路,3代表直流母线,4代表H桥逆变电路,5代表电网,6代表第一电压电流采集电路,7代表第二扰动执行电路,8代表第三电压电流采集电路,9代表第一扰动执行电路,10代表第二电压电流采集电路,11代表MPPT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52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