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轮轮辐加工复合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5047.9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5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国;李玲玲;李菲菲;谭耀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云洲车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B21D45/04;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轮 轮辐 加工 复合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车轮轮辐加工复合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极易出现方向盘发抖、颠簸和跳动、轮胎不规则磨损等异常现象,造成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的安全隐患。究其原因与车轮在制造过程中,各部分的质量分布的不均匀造成车轮的动不平衡量和静不平衡量超差有极大关系。为了从根本上避免或消除这种不平衡量超差现象就必须提高车轮制造技术,使其动、静的不平衡量符合要求。而决定车轮动、静不平衡量的主要因素取决于的轮辐的不平衡量。因此提高轮辐制造质量,是降低车轮整体的动、静不平衡,延长轮胎寿命,提高汽车行驶时的稳定性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轮轮辐加工复合模具,可以实现车轮轮辐一次成型、冲中孔、冲螺孔,从而保证轮辐加工精度,降低不平衡量,并减少生产工序和模具数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轮轮辐加工复合模具,其主体结构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导柱及下模板;
所述导柱上端设有可沿导柱上下滑动的导套,所述导套固定连接有上模板;
所述下模板包括中孔凸模和若干螺栓孔凸模;
所述上模板包括与所述下模板的中孔凸模相对应的中孔凹模,以及与每个螺栓孔凸模相对应的螺栓孔凹模。
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退料装置,由顶模板和退料橡胶组成,用于在加工完成后对中孔凹模中的产品施加退料力,使产品从模具中退出。此种设计使得退料更加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一带有预先设定尺寸圆孔的定位托料板,及用于支撑定位托料板的支撑柱;所述定位托料板设置在下模板上方,用于定位待加工材料。此种设计使得原材料的定位更加方便和精确。
本实用新型的车轮轮辐加工复合模具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待加工的原材料放入定位托料板中,操作模具,使导套沿导柱下行并带动上模板下行对原材料实施塑性成型,待成型完成后,设置在上模板中孔凹模内的中孔冲头下行和设置在螺栓孔凹模中的螺栓孔冲头下行,完成中孔和螺栓孔的冲裁。之后设备回程。当设有退料装置时,退料装置对中孔凹模中的产品施加退料力,使产品从模具中退出。
本实用新型经过上述设计后在一套模具中可以实现轮辐成型、冲中孔、冲螺栓孔一次性成型和冲裁,不仅简化了轮辐生产工艺流程,减少生产工序和模具数量,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该技术的使用一次定位同时实现多个加工过程,成型、冲孔后中孔、螺栓孔分布圆、轮辐外径的同轴度极高,产品各部位材料厚度、质量分布均匀,轮辐径、轴向跳动好。极大的保证了轮辐加工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车轮轮辐加工复合模具,可以实现车轮轮辐一次成型、冲中孔、冲螺孔,既可以保证轮辐加工精度,降低不平衡量,又能减少生产工序和模具数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轮轮辐加工复合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加工轮辐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底板;21-导柱;22导套;3-下模板;31-中孔凸模;32-螺栓孔凸模;4-上模板;41-中孔凹模;42-螺栓孔凹模;51-顶模板;52-退料橡胶;61-定位托料板;62-支撑柱;7-中孔;8-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轮轮辐加工复合模具,其主体结构包括:
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导柱21及下模板3;
所述导柱21上端设有可沿导柱向下滑动的导套22,所述导套22固定连接上模板4;
所述下模板3包括中孔凸模31和若干螺栓孔凸模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云洲车轮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云洲车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50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