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模保护层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4987.6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7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刚;徐红官;浦长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第六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22 | 分类号: | E04G1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朱志祥 |
地址: | 200436 上海市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层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滑模保护层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滑模工程技术是我国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现场场地占用少、结构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安全作业有保障、环境与经济综合效益显著的一种施工技术,通常简称为“滑模”。现有技术的滑模施工中通常会发生钢筋保护层控制不准确、易脱落,钢筋网片摆动较大,进而影响已浇筑混凝土质量,甚至导致下层已初凝混凝土出现保护层开裂的情况,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等造成了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滑模施工时钢筋保护层控制不准确等问题和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安全可靠,可有效保证滑模时钢筋网片状态的滑模保护层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滑模保护层控制装置,包括圆钢,滑模保护层控制装置设在滑模施工装置上,所述的滑模施工装置包括滑升钢模、提升架、操作平台、支撑杆、千斤顶及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钢直径与钢筋保护层厚度相等,圆钢具有一直段12和一弯段11,直段的长度为所述的钢筋网片水平筋间距的2倍,所述弯段的弯曲半径为钢筋保护层厚度的4倍,所述弯段的弯曲角度为60°,所述的直管上还具有一挂钩13。
所述的挂钩与滑升钢模之间通过点焊连接。
所述的直段、弯段与挂钩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装置主要选用直径为保护层厚度的圆钢加工而成,首先将保护层控制装置的控制长度由常规的10-15cm加长到钢筋网片水平筋间距的两倍,以保证在滑升过程中保护层控制装置至少同时控制两道水平钢筋的位置,既避免了钢筋网片因突然失去侧向支撑力而出现大的倾斜,又保证钢筋网片始终被控制在垂直状态下,不会出现摆动。以此来达到钢筋网片平稳入模,在保证保护层厚度的同时也避免了已浇筑混凝土不会被上层钢筋摆动而出现扰动情况。本控制装置上端引导部位弯曲60度,弯曲半径为4倍保护层厚度,以此来保证上层水平钢筋顺利进入保护层装置的控制范围内。同时本装置采用挂钩附着在钢模上,并将其与钢模点焊连接,以保证其垂直度和牢固性。另外,本装置加工简单,一次投入,可重复利用,同时一次安装到位后即可保证整个滑升阶段钢筋保护层的控制,避免了大量的过程操作,质量可靠。同时也避免了原有做法中钢筋摆动较大,对下层已初凝混凝土扰动,甚至出现保护层开裂情况的发生,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如图所示,图中:1.滑模保护层控制装置 2.钢筋网片水平筋 3.钢筋网片立筋 4.千斤顶 5.支撑杆 6.操作平台 7.护栏 8.提升架 9.滑升钢模10.已浇筑砼 11.弯段 12.直段 13.挂钩 a.钢筋网片水平筋间距 D.钢筋保护层厚度 h.滑模保护层控制装置直段长度 R.引导区弯曲半径;
指定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摘要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是应用于混凝土结构滑模施工工艺中钢筋保护层的控制装置,在原有常规做法的基础上对滑模保护层控制件进行了改进。滑模保护层控制装置设在滑模施工装置上。滑模施工装置包括滑升钢模、钢筋保护层、两个或多个等距设置的钢筋网片水平筋、两个或多个钢筋网片立筋、千斤顶等。圆钢直径与钢筋保护层厚度D相等,圆钢具有一直段和一弯段,弯段部分为引导部位,可保证上层水平钢筋顺利进入保护层装置的控制范围内。直管的长度h为钢筋网片水平筋间距a的2倍,以保证在滑升过程中保护层控制装置至少同时控制两道水平钢筋的位置,既避免了钢筋网片因突然失去侧向支撑力而出现大的倾斜,又保证钢筋网片始终被控制在垂直状态下,不会出现摆动。以此来达到钢筋网片平稳入模,在保证保护层厚度的同时也避免了已浇筑混凝土不会被上层钢筋摆动而出现扰动情况。弯管的弯曲半径R为钢筋保护层厚度的4倍,弯管的顶面与水平面夹角即引导部位弯曲角度为60°,以此来保证上层水平钢筋顺利进入保护层装置的控制范围内。直管上还具有一挂钩,本装置采用挂钩附着在钢模上,并将其与钢模立椤可靠点焊连接,以保证其垂直度和牢固性。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施工实验过程中,技术人员根据保护层控制的具体要求,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滑模保护层控制装置配合施工,效果非常理想,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第六分公司,未经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第六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49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充气泵
- 下一篇:一种轿车离合器分离轴承用密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