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管路液压制动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4187.4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8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金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万良 |
主分类号: | B60T11/16 | 分类号: | B60T11/1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182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管 液压 制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制动的双管路液压制动泵。
背景技术
用于车辆制动的双管路液压制动泵,主体结构是在泵体上开设两个活塞腔,两个活塞腔经由安装部内的小孔相连通,活塞腔内滑配有活塞杆,活塞腔底部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制动时活塞杆受压迫向活塞腔底部滑进,与活塞杆内端相连的单向阀将进油口密封,活塞腔内的制动油被活塞杆压迫经出油口流进制动机构,进而压迫刹车片进行刹车,实现车辆制动。现有技术中,为了减少灰尘等进入到活塞腔内,这种双管路制动阀的活塞杆外端部到泵体之间通常扣置有橡胶护罩,但是由于橡胶护罩自身材料特性,在受压收缩和回弹过程中都会变形,还是难免会有灰尘进入,长期使用橡胶变性后情况会更加严重,积聚的灰尘会增加活塞杆油封的负担,灰尘大量进入到活塞腔内会降低制动效果甚至制动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双管路液压制动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双管路液压制动泵,包括泵体,泵体的活塞腔内滑配有活塞杆,活塞杆外端部到泵体之间扣置有橡胶护罩,卡置在活塞杆上的挡圈将油封限位在活塞杆上,油封随活塞杆一起滑配在活塞腔内,所述活塞腔的端口处设有环槽,环槽内卡置有活塞杆限位圈,活塞杆的外杆部滑配在活塞杆限位圈的限位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环槽内沿口的口径小于外沿口的口径,以方便卡置活塞杆限位圈。
作为优选,所述环槽的内沿口左侧,在活塞腔壁体上设有台肩,由该台肩回转构成活塞腔的主体,所述油封随活塞杆一起滑配在活塞腔的主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杆限位圈的周侧与环槽之间还设有O形圈。
作为优选,所述泵体由铝合金材料一体制作成型。
本实用新型在活塞腔端口处增设了一道活塞杆限位圈,一来加强活塞腔端口处的密封效果,外来灰尘难以逾越活塞杆限位圈,有利于活塞腔内制动油持久清洁;二来活塞杆限位圈还可以支撑和导向活塞杆,使得制动动作更加稳定可靠,有利于延长制动阀的使用寿命。泵体由铝合金材料一体制作成型,有利于减轻其重量,方便装配和降低制作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并且保证长期不会生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参看图1~3,本实用新型的泵体1由铝合金材料一体制作成型,经泵体1上的连接部9装配在车辆上,泵体1上开设两个活塞腔11,两个活塞腔11经由安装部9内的小孔相连通,活塞腔11内滑配有活塞杆2,活塞杆2外端部到泵体1之间扣置有橡胶护罩3,活塞腔11底部设有进油口7和出油口8,卡置在活塞杆2上的挡圈5将油封6限位在活塞杆2上,油封6随活塞杆2一起滑配在活塞腔11内,活塞腔11的端口处设有环槽12,环槽12内卡置有活塞杆限位圈4,活塞杆2的外杆部滑配在活塞杆限位圈4的限位孔内,活塞杆限位圈4的周侧与环槽12之间还设有O形圈10,其中环槽内沿口13的口径小于外沿口的口径,以方便卡置活塞杆限位圈4,环槽内沿口13的左侧,在活塞腔壁体上设有台肩14,由该台肩回转构成活塞腔的主体,油封随活塞杆一起滑配在活塞腔的主体内。
制动时活塞杆受压迫向活塞腔底部滑进,与活塞杆内端相连的单向阀将进油口密封,活塞腔内的制动油被活塞杆压迫经出油口流进制动机构,进而压迫刹车片进行刹车,实现车辆制动。使用过程中,扣置在活塞杆外端部与泵体之间的橡胶护罩可以阻挡外部灰尘进入,进入到橡胶护罩内的少量灰尘则被活塞杆限位圈阻挡在活塞腔外面,有利于活塞腔内制动油持久清洁,加强了活塞腔端口的密封效果,活塞杆限位圈还可以支撑和导向活塞杆,使得制动动作更加稳定可靠,有利于延长制动阀的使用寿命。泵体由铝合金材料一体制作成型,有利于减轻其重量,方便装配和降低制作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并且保证长期不会生锈。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万良,未经金万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41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低速轨道设备的防碾压装置
- 下一篇:雨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