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纳米粉末刮浆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03489.X | 申请日: | 2013-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9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彭家斌;蒋超;陈世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博迁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徐碧霞 |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纳米 粉末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金属纳米粉末刮浆工具。
背景技术
金属纳米材料是纳米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金属纳米粉体属零维纳米材料,其原子和电子结构不同于化学成分相同的金属粒子。它具有不同宏观物体和单个原子的磁、光、电、声、热、力及化学等方面的奇异特性。金属纳米粒子已在冶金、机械、化工、电子、国防、核技术、航空航天等研究领域呈现出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金属纳米材料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作为新世界产业的必备原料,对其的要求也与日俱增。金属纳米粉末中杂质元素的含量、粒径的筛选技术都已经相对成熟,分散性的好坏严重影响产品中间体以及成品的质量,因此,作为金属纳米粉末的本质属性——粒子的分散性则成为了行业人员关注的要点。
金属纳米粉在体积形态上处于纳米级别,在其粉末状态时,颗粒之间的间隙很容易形成“毛细管”而形成虹吸现象,能快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得局部粉末吸水团聚,形成粉团,严重降低了粉末的分散效果。目前检验金属纳米粉的分散性好坏主要从分散性实验、激光粒度分布、比表面积测试等技术测试,但是,这些检测方法都具有抽象性,不能直观的描述粉体的好坏。
对于大部分客户来说,在使用金属纳米粉末作为原材料时,都需要将粉末制成浆料状,因此金属纳米粉末在溶剂中的分散性的检测很重要。然而目前,缺少将金属纳米粉末浆料处理到能直接应用于进行直观检测的工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金属纳米粉末刮浆工具,使用此工具将纳米粉末浆料进行刮浆后,可使金属纳米粉末浆料形成一均匀平整的平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纳米粉末刮浆工具,包括刮浆金属柱,所述的刮浆金属柱为长方体或正方体,在刮浆金属柱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刮浆口,在所述刮浆口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通至柱体下表面。
进一步的,在刮浆金属柱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刮浆口,所述第二刮浆口的深度小于柱体上表面的第一刮浆口的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刮浆金属柱的材质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此工具将纳米粉末浆料进行刮浆后,可使金属纳米粉末浆料形成一均匀平整的平面,方便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平面的平整性,从而直观地判断该金属纳米粉末的分散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刮浆金属柱,2、第一刮浆口,3、通孔,4、第二刮浆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刮浆的主要目的是:在金属纳米粉末形成浆料后,将浆料制作成浆料平面,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平面的平整性,从而直观的判断该金属纳米粉末的分散性效果。刮浆工具则是在模拟客户在实用产品的条件下,将纳米粉末制成浆料,从而检验浆料的分散性效果的工具。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纳米粉末刮浆工具,包括刮浆金属柱1,所述的刮浆金属柱1为长方体或正方体,在刮浆金属柱1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刮浆口2,在所述刮浆口内设有通孔3,所述通孔3通至柱体下表面。刮浆金属柱1采用了“外方里圆”的模型,设计成“外方”主要是使柱体外侧为直线形,以保证浆料刮成一均匀平面,而不会出现沙丘形;设计成“里圆”则是因为在刮浆过程中,如果涂放在玻璃片上的浆料较少,可将刮浆过程中的浆料及时收回,通过通孔3来填补中间不足的处的浆料,避免脱刮等现象。
进一步的,在刮浆金属柱1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刮浆口4,所述第二刮浆口4与柱体上表面的第一刮浆口2的深度不同,所述第二刮浆口4的深度小于柱体上表面的第一刮浆口2的深度。刮浆金属柱1的刮浆口深度又称刮浆平面高度。刮浆时,浆料会填充刮浆口,而高于刮浆口的浆料会随刮浆金属住1而带走,从而形成一完整的平面。但刮浆口的深度越深,浆料高度越高 ,容易形成脱料或漏料,难以形成较平的平面,对结果的判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刮浆口深度越浅,浆料越薄,则容易形成断料。将上下表面的刮浆口设计的深度不同,可满足不同需要。经过反复试验,普通金属纳米粉末的刮浆金属柱的刮浆口的深度在0.005-0.015 mm,而超细粉(平均粒径在100nm及以下)则需要用刮浆口深度为0.001-0.005 mm的刮浆金属柱。
使用时,将纳米金属粉末用酒精乳化,超声一定时间,使粉体形成浆料,取适量浆料于玻璃片上后,用本实用新型的刮浆金属柱匀力刮下,即可使纳米浆料在玻璃上形成均匀平整的平面,从而方便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浆料平面的平整性,以便直观地判断该金属纳米粉末的分散性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博迁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博迁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34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