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明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2133.4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1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姜静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天之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6/40 | 分类号: | B62M6/40;B62J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760 重庆市璧山***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轨陆用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照明电动车。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电动车是人们经常使用到的,但是现有的电动车在夜晚行驶时,因路况或照明等问题,容易发生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照明电动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们对电动车蓄电池频繁充电的问题。
一种照明电动车,包括壳体、前轮、后轮,壳体内设有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前轮通过前叉与第一固定轴连接,后轮通过后叉与第二固定轴连接,壳体下表面无封盖,壳体上表面设有把手和座椅,壳体内设有蓄电池和用于驱动后轮的电机,蓄电池与电机电连接,电机和后轮之间通过链轮传动,后轮上设有可驱动后轮的脚蹬,壳体上设有照明灯,照明灯与蓄电池之间电连接,壳体上涂有荧光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壳体上设有照明灯,照明灯与蓄电池之间电连接,夜晚可用于照明,壳体上涂有荧光粉,可以在夜晚起到警示过往车辆的作用,增强夜间行驶的安全性;此外后轮上设有可驱动后轮的脚蹬,可以蓄电池无电的使用脚蹬驱动电动车行进。
进一步,所述前叉与第一固定轴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后叉与第二固定轴之间转动连接,壳体前侧面设有配合前叉的前卡槽,壳体后侧面设有配合后叉的后卡槽,壳体上还设有供人背持的绳子,前轮和后轮都可以转进壳体中,从而将照明电动车折叠,同时壳体上设有绳子,可以将折叠后的照明电动车随身携带。
进一步,所述照明电动车还包括刹车系统,所述把手上设有车闸,刹车系统一端连接车闸,另一端连接前轮,提高照明电动车的安全性;所述把手与壳体之间转动连接,座椅与壳体之间转动连接,把手和座椅都可以转动,进一步缩小照明电动车折叠后的而体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照明电动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照明电动车,包括壳体1、前轮21、后轮31,壳体1内设有第一固定轴11和第二固定轴12,前轮21通过前叉22与第一固定轴11连接,后轮31通过后叉32与第二固定轴12连接,壳体1下表面无封盖,壳体1上表面设有把手4和座椅5,壳体1内设有蓄电池和用于驱动后轮的电机,蓄电池与电机电连接,电机和后轮31之间通过链轮传动,后轮31上设有可驱动后轮的脚蹬,壳体1上设有照明灯6,照明灯6与蓄电池之间电连接,壳体上涂有荧光粉;所述前叉22与第一固定轴1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后叉32与第二固定轴12之间转动连接,壳体1前侧面设有配合前叉22的前卡槽,壳体1后侧面设有配合后叉32的后卡槽,壳体1上还设有供人背持的绳子;所述照明电动车还包括刹车系统,所述把手4上设有车闸,刹车系统一端连接车闸,另一端连接前轮21;所述把手4与壳体1之间转动连接,座椅5与壳体1之间转动连接。图中未示出的结构有蓄电池、电机、链轮、脚蹬、绳子、刹车系统以及车闸。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天之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天之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21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药物的振动式粉碎机
- 下一篇:一种液压圆锥破碎机的帽架止动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