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弹抗拉耐低温多功能橡胶止水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1857.7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9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楸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楸长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21D11/3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 |
地址: | 0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弹抗拉耐 低温 多功能 橡胶 止水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弹抗拉耐低温多功能橡胶止水带。
背景技术
橡胶止水带主要用于基础结构以及纵向工程结构设置的变形缝和伸缩缝,是油麻、沥青木板、紫铜片等止水材料的替代产品,早在70年代初期开始应用于水利工程和人防工程以及其他基础工程。
几十年来橡胶止水带的构造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是在规格品种方面多了一点。近几年开工建设的特大型水利、电力以及交通工程,因外水或内水压力加大,原有的普通橡胶止水带已满足不了工程建设的需要,现有的传统工艺技术也无法生产高标准止水带,为此经常发生结构变形缝和伸缩缝渗水和漏水的“不良现象”,还造成了很多工程损伤的严重事故。进入新世纪以来,交通行业发展特别快,隧道越来越长,引发的橡胶止水带的用量越来越大,每年都以千万米的数量猛增。因建设隧道的地质状况特别复杂,还因选用橡胶止水带的标准与工况条件不相匹配,还因选用橡胶止水带的简易结构,不具备特殊条件下的自有功能,为此公路、铁路隧道漏水已成为最普遍的现象和最不容易解决的技术难题。
国家计划实施公路和铁路共同发展的大交通网络,计划建设的隧道工程可在几万或十几万公里以上,橡胶止水带的用量特别巨大,为此研究一种高弹抗拉耐低温的多功能橡胶止水带是特别有必要的,也是特别有价值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功能组合独特、止水密封可靠的高弹抗拉耐低温多功能橡胶止水带。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弹抗拉耐低温多功能橡胶止水带,在橡胶止水带的中部设置有伸缩变形管,在伸缩变形管的两侧设置有相对应的坡面抗拉板和圆弧止水条以及斜面圆弧边条。
所述的伸缩变形管设置有伸缩变形孔,所述的伸缩变形管的外形设置为圆形、六角形、圆弧形、方形或尖角形。
在橡胶止水带的中部两侧设置有坡面抗拉板,在坡面抗拉板和伸缩变形管之间设置有抗压板,在坡面抗压板的外侧设置有减压连接板。
在减压连接板的上部和下部设置有圆弧止水条,在圆弧止水条的外侧部设置有缓压连接板。
在缓压连接板的边侧设置有斜面圆弧边条,在缓压连接板的上部和下部设置有上下相对应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向对应相背抗拉的结构方式,以伸缩变形管轴心为分界线,利用橡胶止水带自有的弹力,设置相对应的抗压板和带坡面的抗拉板,在混凝土凹形对应组合体的作用下,能有效的缩小橡胶止水带本身的受拉长度,能达到抗压、抗拉的高标准要求,能解决橡胶止水带受拉渗水的技术难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坡面扩张、弧面止水的新结构模式,在减压连接板的上、下部设置相对应圆弧止水条,在圆弧止水条的两侧设置相对应的止水坡面,在圆弧条的顶端设置圆弧面,能充分利用混凝土定形前的三面压力,形成圆弧止水条的三面反弹力,能达到自身密封止水的高标准要求,能从根本上解决橡胶止水带平面漏水的技术难题。
本实用新型在橡胶止水带的边侧部设置上、下坡面受压和侧边部弧面受压的新结构方式,在缓压连接板的作用下,能形成第二道密封止水板体,能更充分的利用混凝土定形前的三面压力,形成斜面圆弧边条的三面反弹力,能达到边侧密封止水的特殊标准要求,能彻底的解决因止水带结构简单而造成伸缩缝漏水的技术难题。
本实用新型利用结构方式进行分段止水和功能止水,把原有止水带单一的平板止水,转换成为了系统止水,提高了止水带耐低温的能力,解决了橡胶止水带在低温条件下渗水、漏水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断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六角内孔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六角变形管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圆角管孔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在附图中:1、橡胶止水带,2、伸缩变形管,3、伸缩变形孔,4、抗压板,5、坡面抗拉板,6、减压连接板,7、圆弧止水条,8、缓压连接板,9、斜面圆弧边条,10、加强筋,11、混凝土结构体,12、预留伸缩缝,13、迎水结构面,14、背水结构面,15、泡沫填缝板,16、弹力填缝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楸长,未经张楸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18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工程防水堵漏结构
- 下一篇:悬臂式垂向锚杆复合挡土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