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回收高温二氧化碳的气体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1711.2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7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沈洪雪;王芸;彭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1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回收 高温 二氧化碳 气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回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回收高温二氧化碳的气体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燃烧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的高温二氧化碳。针对高温二氧化碳,现有的气体回收装置大多是先对高温二氧化碳进行降温吸附的处理,再进行升温脱附、回收的处理,这种装置结构复杂,处理周期长、成本高,不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下的二氧化碳气体回收装置结构复杂、处理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回收高温二氧化碳的气体回收装置,包括分离室及其进气管和出气管,其特征在于分离室中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一组托盘,每个托盘内均设有吸附元件,分离室对应内壁还分别设有一组加热元件,所述出气管一端连有抽气泵,抽气泵一端连有三通管,三通管的一支管上设有第一阀门,三通管的另一支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所述分离室一侧连有活动门,以便于及时更换吸附元件。
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为市面可购得的气动阀门。
所述吸附元件为粉末状的硅酸锂陶瓷。
所述加热元件为市面可购得的耐高温的抗氧化的硅钼棒。
高温二氧化碳首先与粉末状的硅酸锂陶瓷发生化学反应,并被粉末状的硅酸锂陶瓷吸附,再在硅钼棒的加热作用下,又从粉末状的硅酸锂陶瓷中脱附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在保证其安全可靠性的同时,还减少了二氧化碳回收工序,提高了二氧化碳回收效率。
下面便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回收高温二氧化碳的气体回收装置,包括分离室2,分离室中设有支撑架5,支撑架上设有一组托盘,每个托盘内均设有吸附元件4,分离室对应内壁还分别设有一组加热元件3,分离室一侧设有与其铰接连接的活动门2a,其另一侧设有进气管1,分离室底部设有出气管6,出气管一端连有抽气泵7,抽气泵一端连有三通管9,三通管的一支管上设有第一阀门8,三通管的另一支管上设有第二阀门10。
工作过程
当含有二氧化碳的高温工业尾气通过进气管1进入分离室2时,首先与粉末状的硅酸锂陶瓷发生化学反应,高温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被粉末状的硅酸锂陶瓷吸附,当高温尾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完全吸收后,打开抽气泵7,同时打开第一阀门8、关闭第二阀门10,将不含有二氧化碳的高温工业尾气抽出;
当不含有二氧化碳的高温工业尾气被抽出后,再关闭抽气泵7、关闭第一阀门8,通过硅钼棒对分离室进行加热,使已吸附有二氧化碳的粉末状的硅酸锂陶瓷在高温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高温、高纯的二氧化碳,当粉末状的硅酸锂陶瓷反应完毕后,停止硅钼棒加热,打开抽气泵7,打开第二阀门10,将高温、高纯的二氧化碳排出、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17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花盆
- 下一篇:一种高钒铁的冶炼方法及用于高钒铁冶炼的锭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