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气式消防快速逃生管道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01536.7 | 申请日: | 2013-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5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强 |
| 主分类号: | A62B1/20 | 分类号: | A62B1/2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 地址: | 261041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式 消防 快速 逃生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逃生器械设备,具体是指一种充气式消防快速逃生管道。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水火无情,我国在非常死亡人数中,由于火灾造成的人员死亡比例并不低,几乎每年都有因为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这些死亡人员中很多情况下是因为人们居住的楼层较高,由无法从窗子跳楼逃生,从而导致在发生火灾等情况下死亡,目前,消防装备中虽然配备云梯,但是云梯的高度有限,只能对低层建筑进行人员施救,对于现在的三十几层的高楼依然束手无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居民自救效果好、可用高层居民使用的充气式消防快速逃生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充气式消防快速逃生管道,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主要由内管道和外管道两层构成,内管道和外管道之间设有密闭空腔,所述内管道上设有凸起,所述管道本体上端设有供气孔,所述供气孔上接有快速充气装置。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的快速消防逃生管道材质为防火耐磨的帆布制成,材质柔软,通过快速充气装置内的化学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可将逃生管道充气,人们可通过管道直接滑向地面,通过设置凸起,可增大摩擦,降低滑动速度,防止触地瞬间的冲击,可广泛用于高楼自救。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的内部与密封空腔相连通。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凸起与密闭空腔相连通,即具有增大摩擦的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可根据不同体型的人自动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内部凸起为若干个,并成环形状或螺旋状均匀分布。采用本技术方案,可增加人体沿管道滑行是的摩擦阻力,确保受力均匀,降低滑行速度。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与内管道的管壁成45°角、且朝向向下布置。采用本技术方案,45°的倾斜角既保证了滑行过程中提供阻力,同时还不会导致管道内部空间减小,阻碍下滑通道的顺畅。
作为优选,管道本体上设有连通管道内部与外界、且与密闭空腔互不相通的透气孔。采用本技术方案,透气孔保证了管道内部的空气充足,防止人们下滑过程中由于氧气不足导致的缺氧,尤其是楼层较高,管道较差的,避免人们自救过程中因缺氧导致的伤害。
作为优选,所述外管道的末端设有补气气嘴。采用本技术方案,当遇到紧急情况,逃生的人们无法通过管道上端的快速充气装置进行充气时,楼底人们可通过补气气嘴快速给逃生管道充气,为楼上人们逃生提供安全可靠保障。
作为优选,所述管道本体上端设有固定绳索。采用本技术方案,固定绳索为钢丝绳索或铁链,具有一定的防火功能,将固定绳索固定在楼上,防止管道随人们一起下落。
作为优选,所述快速充气装置与管道本体之间设有供气管。采用本技术方案,快速供气装置可放置与阳台,通过供气管相连接,使用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供气孔上设有单向阀。采用本技术方案,进入管道密闭空腔的气体在单向阀的作用下无法回流,保证了管道内部气体充足,防止人们在下滑过程中受伤。
作为优选,所述密闭空腔厚度不小于15cm。采用本技术方案,使逃生管道的密闭空腔厚度不小于15cm,主要为了防止人们下滑过程中身体直接接触建筑物表面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首先为高层居住的人们在遇到险情时可轻松自救,本实用新型井压缩后的体积较小,可方便的储存在家中,占地面积较小,使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降低人们对火灾等险情的心里恐惧感,自救过程简单方便,手不忙,脚步乱,大大提高了自救能力,减少了伤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逃生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逃生管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管道本体,2、外管道,3、内管道,4、密闭空腔,5、凸起,6、供气孔,7、快速充气装置,8、透气孔,9、补气气嘴,10、固定绳索,11、供气管,12、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充气式消防快速逃生管道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强,未经李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15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检查台气动打开机构
- 下一篇:调味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