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健身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1263.6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9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侯岩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奥力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2/06 | 分类号: | A63B22/06;A63B21/22;A63B21/00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健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健身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健身车。
背景技术
健身车是一种人们常用的体育健身器械。健身车通常包括有扶手、车架、座椅、脚踏轮组件和惯性轮组件,其中,惯性轮组件具有惯性和阻尼的作用;车架一般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和底支架,扶手装在前支架上,座椅则装在后支架上,脚踏轮组件装在前支架与后支架之间,惯性轮组件则装在底支架上。现有技术的一种惯性轮组件是采用电磁铁组件来作为阻尼,这种惯性轮组件通常包括整体式框架、轴承、惯性轮轴、惯性轮、小皮带轮和电磁铁组件,装配时,先是将轴承、惯性轮轴、惯性轮、小皮带轮和电磁铁组件安装在整体式框架内,然后再将整体式框架固定在底支架上,惯性轮轴的两端分别是通过轴承安装在整体式框架上,使得惯性轮轴能够相对于整体式框架转动,即相对于健身车的车架转动,小皮带轮则固定在惯性轮轴上,惯性轮则通过单向轴承和轴承装在惯性轮轴上,使得惯性轮轴只能单向带动惯性轮转动,而惯性轮轴反向转动时,利用惯性轮与惯性轮轴之间的轴承,使惯性轮不转动,电磁铁组件则是装在整体式框架内的在对应于惯性轮的轮缘的边上的位置处,以形成对惯性轮的阻尼作用。这种惯性轮组件,可以通过电控的方式来调整惯性轮的阻力,但是,由于惯性轮、电磁铁组件是通过整体式框架固定在健身车的底支架上,因此,整体式框架不能被用来对后支架形成支撑,另一方面,也不便于调整电磁铁组件相对于惯性轮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健身车,通过对惯性轮组件的结构改进,一方面,可以通过分体式结构来形成对后支架的支撑,另一方面,也便于随时调整电磁铁组件相对于惯性轮的位置,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健身车,包括扶手、车架、座椅、脚踏轮组件和惯性轮组件;所述车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和底支架;所述惯性轮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二个轴承、惯性轮轴、二个轴承安装座、惯性轮和电磁铁组件;第一安装架的上端与后支架相固定,第一安装架的底端与底支架相固定,第二安装架固定在底支架上并处在第一安装架的前侧或后侧;二个轴承安装座分别呈左右设置方式固定在第一安装架上;二个轴承分别装在二个轴承安装座内;所述惯性轮设在二个轴承安装座之间;所述惯性轮轴上一体设有用来实现传动皮带运动的皮带连接部,所述惯性轮轴的中部与所述惯性轮相配合,所述惯性轮轴的两端分别与二个轴承相配合;所述电磁铁组件装在第二安装架上并处在与所述惯性轮的轮缘相配合的位置。
所述电磁铁组件包括电磁铁和磁铁固定片;所述第二安装架为具有二个耳片的U型结构;所述电磁铁固定在二个磁铁固定片之间,所述二个磁铁固定片分别与第二安装架的二个耳片相固定。
所述磁铁固定片上设有螺孔,所述第二安装架的耳片上设有长条形固定孔,采用螺钉穿过第二安装架的耳片的长条形固定孔与磁铁固定片的螺孔旋接相固定,通过螺钉在长条形固定孔的移动调节磁铁固定片与第二安装架的耳片的相对位置。
所述第一安装架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二个立板,所述二个立板呈左右设置,所述二个立板的底端分别与下支架焊接相固定,所述二个立板的顶端分别与上支架焊接相固定,所述下支架与所述底支架相固定,所述上支架与所述后支架相固定,所述二个轴承安装座分别安装在二个立板处。
所述二个立板分别设有凹口,所述二个轴承安装座分别由固定片和轴承座构成,所述固定片和轴承座分别设在对应立板的两面并固定在对应立板的凹口处。
所述惯性轮轴上的皮带连接部设在惯性轮轴的两端部与二个轴承的连接处之间。
所述惯性轮轴上的皮带连接部为设在惯性轮轴上的多圈沟槽。
所述轴承包括内环和外环,轴承的内环与惯性轮轴的外周壁紧固相配合,轴承的外环与轴承座紧固相配合。
所述惯性轮设有中心通孔,惯性轮轴的中部与惯性轮的中心通孔之间为过盈相配合而使得惯性轮轴和惯性轮相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健身车,当脚踏轮组件的脚踏轮受到骑行者的脚踏而转动时,脚踏轮带动皮带动作,皮带通过惯性轮轴上的皮带连接部带动惯性轮轴转动,惯性轮轴再带动惯性轮转动,电磁铁组件对惯性轮形成阻尼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奥力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奥力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12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