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涨孔内插齿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1203.4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9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牟朋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上汽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F23/06 | 分类号: | B23F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265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插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涨孔内插齿夹具,属于齿轮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插齿是利用插齿刀在插齿机上加工内、外齿轮或齿条等的齿面加工方法。
插齿的加工过程,从原理上讲,相当于一对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工件和插齿刀的运动形式。插齿刀相当于一个在齿轮上磨出前角和后角,形成切削刃的齿轮,而齿轮齿坯则作为另一个齿轮。插齿时刀具沿工件轴线方向作高速的往复直线运动,形成切削加工的主运动,同时还与工件作无间隙的啮合运动,在工件上加工出全部轮齿齿廓。在加过程中,刀具每往复一次仅切出工件齿槽的很小一部分,工件齿槽的齿面曲线是由插齿刀切削刃多次切削的包络线所组成。
对于齿轮插齿夹具的设计,大部分采用传统的结构:其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齿轮插齿夹具与设备连接起来,利用标准件用百分表打好工装的跳动以保证加工出来的工件跳动要求。然后将工件放到插齿夹具上,端面靠定位座定位,径向靠涨套通过锥轴涨起来定位。这种利用涨套涨内孔的结构适用于绝大部分齿轮的插齿加工,能够满足齿轮插齿的加工工艺要求。
但是在对一二档结合齿等一些特殊形状的齿轮进行插齿加工时,使用传统夹具效果不佳。由于一二档结合齿结构比较单薄,厚度只有五毫米,而且在内孔四周又有四个开口。这样一二档结合齿在插齿结束后,通过测量尺寸:结合齿的内孔被涨大,无法回复到原来的内孔尺寸。也就是说涨套的涨力使一二档结合齿发生了塑性变形,所以无法回复到原尺寸,导致该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品。为了保证产品加工工艺要求,就必须改变夹具结构。若将这套夹具改成光轴定位结合齿内孔的死定心结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光轴与结合齿内孔摩擦,导致轴径变细,定位效果越来越差,插齿后的齿跳也越来越差,还是产生了相当多的废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齿轮热前进行插齿加工时所使用的定位夹紧装置的改进,特别是针对齿轮内孔比较单薄,使用涨套涨内孔容易导致内孔被涨变形的情况。为了解决现有的插齿夹具在使用中表现出的精度低、波动性大,产生的废品多等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特殊涨内孔插齿夹具,这种插齿夹具不仅能大大提高一些特殊工件插齿加工的定位精度,保证加工的稳定性,而且也消除了调整的时间,减少了批量废品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涨孔内插齿夹具,包括工件、上定位座、下定位座和连接轴,所述上定位座与下定位座通过螺栓上下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轴在下定位座底部中心处向上贯穿下定位座,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有向上贯穿上定位座的拉杆,所述拉杆顶部外围套装有快换压板,所述拉杆顶部设有突起结构,其与快换压板相互卡合,所述上定位座内部设有定位轴和钢球保持架,所述定位轴套装在拉杆外,所述钢球保持架套装在定位轴外,所述定位轴底部与钢球保持架底部通过内六角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钢球保持架靠近顶部的位置装有钢球,所述工件位于上定位座和快换压板之间,并套装在钢球保持架的钢球外。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钢球保持架还设有钢丝箍,所述钢丝箍套装在钢球底部的外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钢丝箍可以防止钢球从钢球保持架外侧滑出。
进一步,所述钢球与工件的内孔结构相配,并有0.004~0.01mm的过盈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对已有的夹具进行结构上的改进,即:将挑选好的尺寸公差控制在±0.002mm范围内的钢球放到钢球保持架上,钢球的球心高度由钢球保持架保证,通过尺寸链计算,保证钢球与工件的内孔有0.004~0.01mm的过盈量,这样不但保证了工件的定位精度,又保证了涨量在工件材料的弹性变形范围内,不至于内孔被涨大,从而回复不到内孔原来的尺寸。同时由于过盈量很小,工人能很容易安放工件,便于实际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定位轴,2、钢球保持架,3、钢丝箍,4、钢球,5、快换压板,6、拉杆,7、工件,8、内六角螺钉,9、上定位座,10、下定位座,11、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上汽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上汽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12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