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温玻璃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0772.7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8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程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多比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F3/18 | 分类号: | A45F3/18;B65D81/3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玻璃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真空保温夹层的保温玻璃瓶。
背景技术
玻璃由于具有良好的透视效果,制成玻璃容器装盛物品非常美观,受到人们的喜爱。由于玻璃材质没有隔热保温效果,当玻璃瓶盛放高温液体时:位于瓶体内的高温液体迅速传热到瓶体外侧,使得玻璃瓶外壁很烫,不便取放;同时由于高温液体与外部大气快速的热交换,迅速冷却变凉。
为此,市面上已有部分厂家将玻璃瓶设置成内外瓶体双层结构,在内外瓶体之间形成封闭的真空保温夹层,从而减少盛放于内瓶体内的高温液体与外部大气的热交换,提高保温效果;同时避免外瓶体温度过高,方便取放。
但是,目前内外瓶体双层结构的保温瓶的保温效果仍不够理想,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玻璃瓶,通过改善玻璃瓶的结构以提高保温玻璃瓶的保温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温玻璃瓶,包括外瓶体、内瓶体和瓶口部,所述内瓶体位于所述外瓶体内部,所述瓶口部位于所述外瓶体和所述内瓶体的瓶口处并连接所述外瓶体和所述内瓶体,所述外瓶体和所述内瓶体之间形成封闭的真空夹层,所述内瓶体的瓶身顶部向所述内瓶体的瓶身内侧凸伸形成所述内瓶体的瓶口,所述瓶口部连接于所述内瓶体的瓶口。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发明人经过仔细研究发现:现有的双层结构的保温玻璃瓶,内瓶体的瓶口尺寸较大,使得装盛于内瓶体内的高温液体与外部大气的接触面积比较大;当用户盛放高温液体,一时忘记盖上瓶盖,抑或使用时为了方便不想随时盖上瓶盖时,高温液体通过内瓶体的较大的瓶口与外部大气进行热交换,严重影响保温效果。
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玻璃瓶,对保温玻璃瓶的瓶口进行了改进,通过内瓶体的瓶身顶部向内瓶体的瓶身内侧凸伸形成较小的瓶口,内瓶体的较小的瓶口减少了盛放于内瓶体内的高温液体与外部大气热交换速率,从而提高保温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瓶体的瓶身呈圆柱体,所述内瓶体的瓶口的直径尺寸与所述内瓶体的瓶身的内径尺寸之比为1:1.5-1:2;第二瓶口的直径尺寸与内瓶体的瓶身直径尺寸之比设置在1:1.5-1:2的范围,使得在提高保温效果的同时兼顾方便用户取用装盛于内瓶体内的高温液体。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瓶体的瓶身周侧向内凹陷形成抓握部;抓握部的设置,防止用户取放保温玻璃瓶时,由于与保温玻璃瓶外壁的摩擦抓取力不足而造成抓取不了或保温玻璃瓶中途滑落。
具体地,所述内瓶体的瓶身横截面呈圆形,所述内瓶体的瓶口的直径尺寸与所述抓握部的内径尺寸之比为1-1.5之间。
较佳的,所述瓶口部设有用于连接瓶盖的螺纹。
较佳的,所述外瓶体的底部向所述真空夹层内凹陷;外瓶体的底部向真空夹层内凹陷,减少外瓶体的底部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当桌面存在小的异物或桌面不平时,保温玻璃瓶同样可以平稳放置。
较佳的,所述外瓶体与所述内瓶体形状相同,且所述外瓶体与所述内瓶体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保温玻璃瓶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温玻璃瓶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温玻璃瓶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保温玻璃瓶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保温玻璃瓶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保温玻璃瓶包括外瓶体100、内瓶体200和瓶口部300。其中,外瓶体100包括第一瓶身110和第一瓶口120,内瓶体200包括第二瓶身210和第二瓶口220。第一瓶身110和第二瓶身210呈形状相同的圆柱形,且第一瓶身110的内径尺寸大于第二瓶身210的外径尺寸;内瓶体200置于第一瓶身110的容置腔内,且第一瓶身110和第二瓶身210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于第一瓶身110和第二瓶身210之间形成一空腔400,且该空腔400于第一瓶身110和第二瓶身210之间的距离均匀;瓶口部300呈圆环状结构,圆环状的瓶口部300位于外瓶体100和内瓶体200的瓶口处并连接外瓶体100和内瓶体200,使得所述空腔400形成封闭的真空夹层,从而减少内瓶体200内盛放的高温液体与外部大气的热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多比商贸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多比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07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沼气厌氧发酵制有机肥系统
- 下一篇:微藻连续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