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实现两个零件同轴卡接的装配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0419.9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2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朱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实现 两个 零件 同轴 装配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装配工装,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实现两个零件同轴卡接的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以汽车行业为例,仪表板和横梁支架均依靠螺钉(或螺栓)紧固。为了达到更好的紧固效果,一般会在仪表板上预安装螺母夹或衬套组。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具有单个凸台3'的装配工装,如图所示,衬套组一般分为上衬套1'和下衬套2',各衬套1'、2'的中心位置均设有一卡口(未示出)以及一环绕该卡口的翻边(未示出),上衬套1'与下衬套2'之间的卡接装配实际上就是指两翻边相互卡接,然而,这样的装配工装并不能保证衬套1'、2'的同轴度,可能造成两衬套1''和2''卡接不良进而导致衬套报废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实现两个零件同轴卡接的装配工装,该装配工装在保证装配同轴度的同时还可避免零件在装配过程中与装配工装干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实现两个零件同轴卡接的装配工装,其中,第一零件具有一第一卡口及一环绕所述第一卡口的第一翻边,第二零件具有一第二卡口及一环绕所述第二卡口的第二翻边,所述装配工装包括:
同轴连接的一上凸台和一下凸台,其中,所述上凸台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卡口的口径匹配,以使所述第一翻边环绕在所述上凸台的外缘,所述下凸台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卡口的口径匹配,以使所述第二翻边环绕在所述下凸台的外缘,且所述上凸台的直径小于所述下凸台的直径;
一底座,其设置在所述下凸台的下方;
一弹簧,其设置在所述下凸台与所述底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工装还包括一用于支撑在所述第二零件下方并容纳所述下凸台和所述底座的支撑座。
进一步地,所述下凸台和所述底座分别具有相对设置的弹簧定位销,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套在两个所述弹簧定位销的外缘。
前述一种用于实现两个零件同轴卡接的装配工装,所述下凸台底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弹簧一端的弹簧槽。
优选地,所述上凸台和所述下凸台一体成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工装分别为两个零件各提供了一定位凸台,且这两个凸台同轴设置,因而确保了两个零件的同轴度;同时,本实用新型在下凸台与底座之间设置了弹簧,使得上零件受力后可以推动下凸台向下移动直至上零件与下零件完全卡接,从而避免了上零件在装配过程中与上、下凸台发生干涉。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装配工装的纵向剖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工装在装配初始状态下的纵向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工装在装配完成状态下的纵向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容易理解,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工装用于实现两个零件(例如衬套1和2)的同轴卡接,以使它们预安装在注塑骨架上。其中,第一零件1具有一第一卡口(未示出)及一环绕该第一卡口的第一翻边11,第二零件2具有一第二卡口(未示出)及一环绕该第二卡口的第二翻边21,此处,两个零件1和2之间的卡接装配实际上就是指两个翻边11和21相互卡接。如图3所示,该装配工装包括:同轴并一体成型的一上凸台3和一下凸台4、一底座5、一弹簧6以及一支撑座7,其中,
上凸台3的外径与第一卡口的口径匹配,以使第一翻边11环绕在上凸台3的外缘,下凸台4的外径与第二卡口的口径匹配,以使第二翻边21环绕在下凸台4的外缘,且上凸台3的直径小于下凸台4的直径;底座5设置在下凸台4的下方并与下凸台4相隔一定距离;支撑座7支撑在第二零件2下方并容纳下凸台4和底座5。
在本实施例中,弹簧6设置在下凸台4与底座5之间,且下凸台4底部和底座5顶部分别设有一用于容纳弹簧6一端的弹簧槽(未示出)。其中,下凸台4和底座5还分别具有相对设置的弹簧定位销41、51,弹簧6的两端分别套在两个弹簧定位销41、51的外缘,以将弹簧6固定在该位置。此处,弹簧6可以仅仅是放置在下凸台4的弹簧槽与底座5的弹簧槽之间,也可以与下凸台4和底座5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04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PE保护膜卷的托盘
- 下一篇:悬挂式烟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