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药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9610.6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9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赵荣生;杜雅薇;刘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红伟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029 河北省沧州市沧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药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放置药物的容器,具体地系一种分类排放药物的筐。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医院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往往要为患者配制各类药物,配置完后要将药物放置于药筐中。为便于规范管理药品,使药物不容易被混淆,近年来相关人员和机构均在研发适宜医院使用的排药筐。2010年10月1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公开了一项名为“排药筐”公告号为:CN201603011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技术所述的排药筐筐体内分为两个空间,之间有挡板,筐体前部高度低于后部高度,呈坡形设计,筐体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筐体顶部设有外翻边缘。该专利技术可以将不同包装的药品放在不同的空间里,便于区分和使用。这种产品已少量投放市场试用,受到医护人员的欢迎。但是,其还存在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一是当排药筐叠加起来时,上面的筐子底部容易压到下面筐子内的药物;二是排药筐洗刷完后,底部往往存留一些残余积水,容易被忽视;三是排药筐上没有专门设置安放标识的位置和相关机构,造成目前的排药筐要么不设有标识,给管理带来不便;要么将标识签贴在筐上,造成清洗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述之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排药筐,其结构简单,易于安放标识牌和排净筐底积水,筐体叠加起来后不会造成对下面筐体药物的挤压,使用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筐体内分为两个空间,之间有挡板,筐体前部高度低于后部高度,呈坡形设计,筐体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筐体顶部设有外翻边缘,其特征在于:在筐体前部的外翻边缘上开设有通透的插孔,在筐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排水孔,在筐体的外壁上设有凸起的支腿。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筐体前部的外翻边缘上开设有通透的插孔,可以将标识牌插于此孔内,起到标示作用,不用打开筐子,通过读取标识牌的内容,就可知道筐内的物品。通过在筐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排水孔,便于洗刷后筐体及时的排除水分。在筐体的外壁上设有凸起的支腿,当筐体叠加起来时,上面的筐子底部压不到下面筐子内的药物,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和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简图。
图中标记:1-筐体、2-挡板、3-通孔、4-外翻边缘、5-插孔、6-排水孔、7-支腿、8-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筐体1内分为两个空间,之间有挡板2,筐体前部高度低于后部高度,呈坡形设计,筐体1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3,筐体1顶部设有外翻边缘4,其特征在于:在筐体1前部的外翻边缘4上开设有通透的插孔5,在筐体1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排水孔6,在筐体1的外壁上设有凸起的支腿7。
为便于筐体1外翻边缘4处的排水,本实用新型可在外翻边缘4上开设有漏水孔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红伟,未经刘红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96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修复流体机械部件的表面损坏的方法
- 下一篇:滚筒式剪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