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山应急指挥通信和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9244.4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5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郭东恒;刘成;王莉;王克全;伯志革;祁海莹;熊云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山 应急 指挥 通信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救援应急通信和安全监控管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矿山应急指挥通信和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时而发生的矿难事故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然而,国内现有的矿山救援应急指挥和管理系统支撑技术和功能单一,信息化程度较低,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救援设备及物资更新不及时,现场抗毁能力弱,救援咨询专家不容易及时到位。此外,一些传统的应急管理系统大多采用C/S软件构架,导致其系统扩展性弱,远程在线维护和升级也比较困难,而进口的救援指挥设备互操作性和易用性也比较差,其软件安全性很难得到保障,且费用较高。
矿山井下自然地理环境的错综复杂是矿山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矿井发生灾害时,巷道交通、通风状况恶化,瓦斯、CO等有害气体严重超限,高温、浓烟、光线不足等恶劣情况都有可能发生,矿井原有通信基础设施也可能会瘫痪,造成井上井下的通信中断,此时救援指挥中心与救援现场之间能否进行信息全面的双向通讯与指挥调度,对救援效果会产生重大影响。再者,目前的救援系统大多缺少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灾害数据和救援信息统计及应急预案都是依靠人工计算来分析和生产,导致应急指挥和管理效率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这就迫切需要基于全国范围内应用的矿山救援指挥调度装备及应急管理平台,并实现其网络化和信息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山应急指挥通信和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空地闭一体化网络通信构架,结合多种通讯手段实现对矿山灾害的应急指挥和管理,满足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矿山应急指挥通信和管理系统,包括井下救援应急通信系统、地面终端、卫星通信系统和远程指挥终端;井下救援应急通信系统包括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和井下无线网络系统,地面终端包括网络交换设备和卫星通信终端;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对井下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井下无线网络系统进行数据传输,地面终端接收到井下的实时数据信息并通过其卫星通信终端将数据信息通过卫星通信系统传送至远程指挥终端。
进一步,所述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包括人员定位标识卡及读卡器、多参数检测报警仪、矿用本安型手机及摄像头、低频无线应急通信终端、3G本安终端和救援探测机器人。
进一步,所述井下无线网络系统由矿用本安无线路由器、矿用本安无线网关、3G本安基站及矿用本安光纤以太网转换器组成。
进一步,所述卫星通信系统包括北斗卫星通信系统或GPS卫星通信系统。
进一步,地面终端中的卫星通信终端包括北斗集群数据传输终端、北斗手持终端和北斗卫星调制解调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地闭一体化的矿山应急指挥和管理系统,实现了井下、地面、空中、远程一体化的通信指挥网络功能,具有信息化、网络化程度高,可维护、可移植、可扩展和安全实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系统物联网支撑模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物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架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系统集成了井下无线宽带救灾和矿用应急通信系统、矿山物联网及卫星通信系统,提出了空地闭一体化的网络通信构架。该系统包括井下救援应急通信系统、地面终端、卫星通信系统和远程指挥终端;井下救援应急通信系统包括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和井下无线网络系统,地面终端包括网络交换设备和卫星通信终端;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对井下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井下无线网络系统进行数据传输,地面终端接收到井下的实时数据信息并通过其卫星通信终端将数据信息通过卫星通信系统传送至远程指挥终端。
图3为本实用新型物理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前端数据采集装置包括但不限于人员定位标识卡及读卡器、多参数检测报警仪、矿用本安型手机及摄像头、低频无线应急通信终端、3G本安终端和救援探测机器人。如图2所示,通过上述采集和检测装置获取系统的数据来源。而井下无线网络系统则由矿用本安无线路由器、矿用本安无线网关、3G本安基站及矿用本安光纤以太网转换器组成,上述设备为井下网络通信提供支持。
卫星通信系统作为将灾害指挥现场与远程指挥终端进行连接的通信系统,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北斗或诸如GPS之类的商业卫星通信系统。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92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