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视喉罩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97185.7 | 申请日: | 2013-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0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马武华;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B1/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 地址: | 51040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视喉罩。
背景技术
喉罩是介于面罩及气管内插管之间的保持上呼吸道通畅的装置,与面罩相比,喉罩能更好地保持呼吸道通畅;与气管内插管相比,放置喉罩时不要肌松,不要喉镜,置入时对心血管反射的刺激小,恢复时能更好地耐受导管,是紧急时最方便有效的方法之一。置入喉罩位置良好可直接进行通气,可完成短小手术、无反流误吸风险患者的麻醉;同样可经喉罩引导插管,使用普通喉罩引导插管时,可先用弹性探条、气管导管交换芯、Aintree等工具盲探或经纤支镜进入气道,然后经导引管插入气管导管。
现有喉罩均采用盲插的方法经病人咽道插入喉部建立呼吸通道。此外,在喉罩置入、引导气管插管过程中,由于操作者不能窥及咽道,这就使得重新调节角度而反复操作的现象不可避免,增加了治疗过程中操作时间和难度的同时,增加口咽部损伤出血、插管失败等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喉罩置入过程可视化,提高喉罩置入质量,避免盲探致伤、降低治疗过程中操作时间和难度的可视喉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视喉罩,包括喉罩本体和视像系统,喉罩本体包括气囊、主管以及连接气囊和主管的气囊座,气囊座上设有与主管导通的通气口,视像系统包括外部显示器、设在气囊座上且位于通气口外沿的视像探头以及将视像探头的信号传导至外部显示器的信号传输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信号传输装置包括沿主管引出的线缆,线缆的内端与视像探头连接,外端设有可与外部显示器连接的接插件。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主管内设有通气道,通气道的内端在气囊座上形成正对视像探头的开口,外端设有探出主管侧壁的注射器连接头。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气囊上设有充气管,充气管的外端设有指示气囊和充气阀。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主管的近端设有过渡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可视喉罩中,在气囊座上增设视像探头,在喉罩置入过程中能够通过外部显示器实时观察口腔内分泌物、出血等情况,置入后即时了解喉罩对位情况以便做出及时调整,降低喉罩置入失败的几率,提高喉罩置入的质量;在引导气管插管时,可即时了解情况,以便做出及时调整,减少了反复试插而造成的口腔、咽喉部损伤出血。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喉罩置入过程的可视化,降低治疗过程中的操作时间和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视喉罩,包括喉罩本体1和视像系统,喉罩本体1包括气囊11、主管12以及连接气囊11和主管12的气囊座13,气囊座13上设有与主管12导通的通气口14,视像系统包括内置有电池的外部显示器21、设在气囊座13上且位于通气口14外沿的视像探头22以及将视像探头22的信号传导至外部显示器21的信号传输装置。
本可视喉罩中,在气囊座13上增设视像探头22,在喉罩置入过程中能够通过外部显示器21实时观察口腔内分泌物、出血等情况,置入后即时了解喉罩对位情况以便做出及时调整,降低喉罩置入失败的几率,提高喉罩置入的质量;在引导气管插管时,可即时了解情况,以便做出及时调整,减少了反复试插而造成的口腔、咽喉部损伤出血。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喉罩置入过程的可视化,降低治疗过程中的操作时间和难度,提高困难气道处理的成功率,显著降低困难气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切实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改善现在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
本实用新型中,信号传输装置可采用无线(蓝牙连接)或有线传输方式,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信号传输装置包括沿主管引出的线缆23,线缆23的内端与视像探头22连接,外端设有可与外部显示器21连接的接插件24。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主管12内设有通气道19,通气道19的内端在气囊座13上形成正对视像探头22的开口,外端设有探出主管12侧壁的注射器连接头191。本实用新型中通气道19和线缆23并行设置,配合注射器用来冲洗视像探头22处积存的分泌物等,同样也可用来喷射通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气囊11上设有充气管15,充气管15的外端设有指示气囊16和充气阀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71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含稀土铁素体合金无缝钢管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