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供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6262.7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7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郝希庆;王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希庆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供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医用供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吸氧普遍采用计时收费方式,存在着许多的弊端,一是采用计时收费时间不好界定,二是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吸入的氧气量不同。现有的吸氧装置中的的阀门由于加工误差、装配误差和使用不当均会造成关闭不严,出现漏气现象,同时开关压力很大,操作费力,降低了阀门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观察氧气用量,可按照氧气流量收费,不会产生漏气现象,使用方便的医用供氧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供氧装置,包括氧气瓶,所述氧气瓶上设有氧气瓶阀门,所述氧气瓶阀门的出气口处通过连接管连接有供氧阀门,所述供氧阀门的出气端连接有加湿器,所述加湿器的出气端通过软管连接有吸氧面罩,所述供氧阀门与加湿器之间的连接管上连接有流量表;
所述供氧阀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腔,所述阀体的底部设有进气腔、出气腔,所述进气腔通过设在阀体内的进气通道与阀腔连通,所述出气腔通过出气通道与阀腔连通,所述进气腔内螺纹连接有进气嘴,所述出气腔内通过螺纹连接有出气嘴,所述进气嘴与连接管连接,所述出气嘴通过软管与流量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阀腔内通过螺纹连接有阀芯,所述阀芯的下端固定连接 有橡胶塞,所述阀芯的上端通过连板连接有阀杆,所述阀杆上远离连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阀杆的外侧位于手轮与阀腔之间的位置套装有压帽,所述压帽上靠近阀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阀腔的压垫,所述阀杆与压帽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
进一步改进:
所述出气嘴与阀体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垫,所述进气嘴与阀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流量表能够观察氧气的用量方便按照流量收费,氧气瓶阀门中阀腔与阀芯采用螺纹连接密封效果好,开关方便,有效的防止了漏气现象。
下面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供氧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氧气瓶;2-氧气瓶阀门;3-连接管;4-供氧阀门;5-流量表;6-加湿器;7-吸氧面罩;8-出气腔;9-出气通道;10-阀腔;11-阀芯;12-进气通道;13-橡胶塞;14-阀杆;15-连扳;16-压帽;17-压垫;18-第一密封垫;19-手轮;20-阀体;21-第二密封圈;22-出气嘴;23-混合通道;24-第二密封圈;25-第三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医用供氧装置,包括氧气瓶1,所述氧气瓶1上 设有氧气瓶阀门2,所述氧气瓶阀门2的出气口处通过连接管3连接有供氧阀门4,所述供氧阀门4的出气端连接有加湿器6,所述加湿器6的出气端通过软管连接有吸氧面罩7,所述供氧阀门4与加湿器6之间的连接管上连接有用于测量氧气流出量的流量表5,流量表5的设置可准确测量氧气的流出量。
如图2所示,所述供氧阀门4包括阀体20,所述阀体20内设有阀腔10,所述阀体20的底部设有进气腔23、出气腔8,所述进气腔23通过设在阀体20内的进气通道12与阀腔10连通,所述出气腔8通过出气通道9与阀腔10连通,所述进气腔23内螺纹连接有进气嘴21,所述出气腔8内通过螺纹连接有出气嘴22,所述进气嘴21与连接管3连接,所述出气嘴22通过软管与流量表5的进气口连接,所述阀腔10内通过螺纹连接有阀芯11,所述阀芯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塞13,所述阀芯11的上端通过连板15连接有阀杆14,所述阀杆14的上远离连板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19,所述阀杆14的外侧位于手轮19与阀腔10之间的位置套装有压帽16,所述压帽16上靠近阀腔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阀腔10的压垫17,所述阀杆14与压帽16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18。
所述出气嘴22与阀体20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垫25,所述进气嘴21与阀体20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24。
当需要供氧时,打开氧气瓶阀门2,打开供氧阀门4氧气通过流量表5和加湿器6后通过吸氧面罩7给患者供氧。氧气在经过供氧阀门4时首先通过进气嘴24进入到进气通道12,进入阀腔10,进入出气通道9,进入出气嘴22。当不需要供氧时,转动手轮19,手轮19带动阀杆14转动,阀杆14通过连扳15带动阀芯11转动,通过阀芯11底部的橡胶塞13将进气通道12关闭,氧气不能通过出气通道9流出。由于阀腔10与阀芯11采用螺纹连接密封效果好,开关方便,有效的防止了漏气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希庆,未经郝希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62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