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交换工作台的加工中心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5409.0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6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勇臻;徐峻;黎春旭;杨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铝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66 | 分类号: | B23Q1/6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交换 工作台 加工 中心 | ||
1.一种可交换工作台的加工中心,包括加工中心机身、铣头、工作台、横进给模块、升降台模块、冷却模块、润滑模块,以及PLC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交换工作台的加工中心包括工件切削室与工件处理室,所述工件切削室内部设有切削平台,切削平台上设置有工作台A;切削平台底部设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可推动切削平台沿Y轴方向运动;所述工件处理室内设有两根沿X轴方向安置,且相互独立的运动轨道,其中一根运动轨道上设置有工作台B;所述工作台A与工作台B处于Y轴不同位置,工作台A与工作台B均可在切削平台与运动轨道间进行沿X轴方向的运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交换工作台的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平台台面上部设有支撑轨道,工作台A安置在支撑轨道上,其可在支撑轨道上进行沿X轴滑动;切削平台台面下部设置有驱动臂;所述驱动臂始端通过转轴与切削平台连接,末端与工作台A连接;所述转轴长度大于工作台高度。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交换工作台的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A与工作台B底面为底边设有开槽的矩形滑动槽;所述支撑轨道横截面为T型;所述运动轨道由两根导轨构成,每根导轨横截面为倒L型。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交换工作台的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轨道与运动轨道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工作台长度的1/3。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交换工作台的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A与B底端均设有卡扣,其高度小于矩形滑动槽高度;所述切削平台台面对应位置设置有卡槽;所述支撑轨道与切削平台之间采用可升降连接方式,支撑轨道处于最低点时,工作台底部卡扣与切削平台上卡槽位置重合。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交换工作台的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A与工作台B靠近工作切削室一侧均设有Y轴方向的导向槽,导向槽长度与工作台侧边长度相同;所述驱动臂末端设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安置在导向槽内。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交换工作台的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臂采用曲线形驱动臂,其径宽由始端至末端逐渐减小。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可交换工作台的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平台内端部设置有转换马达,所述转换马达通过丝杆和齿轮与驱动臂始端转轴连接。
9.按照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可交换工作台的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处理室内运动轨道底部设有滑槽,所述切削平台靠近工件处理室一侧底部设有延伸至滑槽内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切削平台底部的推动杆均采用可伸缩杆件。
10.按照权利要求1、2、5任意一项所述的可交换工作台的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切削室与工件处理室之间设有伸缩闸门,所述闸门安置在工件切削室顶部;所述闸门完全放下时,闸门底部高于切削平台底部导向杆的高度;所述推动杆、导向杆、转换马达,以及闸门均由PLC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铝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铝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54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奈必洛尔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外墙表面麻面修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