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遥控接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3582.7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2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肖灵;李鹏;任森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44 | 分类号: | H04N5/44;H04N5/6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袁春晓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遥控 接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视机遥控技术,特别是一种遥控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平板电视不但要求具有丰富的功能,更需要时尚美观的外观造型,超窄的电视面框成为当下最流行的设计造型,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以前安装在面框上的红外遥控设备在超窄电视面框上没有足够的安装位置,无法实现红外遥控功能。如果改为射频遥控,射频模块安装在屏背后的其他位置可以解决该问题,但出现的新问题就是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射频模块的成本至少为使用红外遥控设备的5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遥控接收装置,以实现在窄面框电视上继续使用原来的红外遥控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遥控信号接收电路板,所述遥控信号接收电路板上具有红外遥控信号接收头;还包括导光柱;所述遥控信号接收电路板位于电视机面板背后,所述导光柱一端从面框上的开口处伸出用于接收红外遥控信号,所述导光柱的另一端对准红外遥控信号接收头用于将红外遥控信号传导至所述红外遥控信号接收头上。
优选地,所述导光柱包含入射部、出射部及连接部;入射部、连接部及出射部依次邻接;所述入射部具有入射端,所述入射端从面框上的开口处伸出用于接收红外遥控信号;所述出射部具有出射端,所述出射端对红外准遥控信号接收头用于将红外遥控信号传导至所述红外遥控信号接收头上。
优选地,所述遥控信号接收电路板与电视机面框的位置关系为垂直,所述导光柱的连接部为L型。
优选地,所述遥控信号接收电路板固定于电视机面框背板上,所述导光柱的连接部为U型。
优选地,所述入射端横截面为圆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超窄面框的电视机上继续沿用了低成本的红外遥控设备,且完全不影响电视机外观。
2、本实用新型只需要一个成本极低的导光柱即可完成超窄面框电视机遥控接收装置的改造,节省了改造成本。
3、本实用新型中的遥控信号接收电路板的安装位置可以在电视机面板后任意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电视机的遥控接收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遥控接收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为图2侧视图。
图4为导光柱第一实施例。
图5为导光柱第二实施例。
图中标记:1为电视机面板;2为显示屏;3为面框;4为红外遥控信号接收头;5为导光柱;51为入射端;52为入射部;53为连接部;54为出射部;55为出射端;6为遥控信号接收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3所示,电视机的面板1包括显示屏2及面框3,面框3位于显示屏2的周围。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遥控接收装置包括遥控信号接收电路板7,所述遥控信号接收电路板7上具有红外遥控信号接收头4。所述遥控信号接收电路板即为现有的红外遥控设备中的遥控信号接收电路板,所述红外遥控信号接收头用于接收红外遥控信号,并将红外遥控信号输出给所述遥控信号接收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处在于所述遥控信号接收电路板位于电视机面板背后,并利用导光柱5将来自于电视机面板前的红外遥控信号传导至位于面板背后的红外遥控信号接收头4上。
具体的作法如下:所述导光柱5一端从面框上的开口处伸出用于接收红外遥控信号,所述导光柱5的另一端对准面板后的红外遥控信号接收头4用于将红外遥控信号传导至所述红外遥控信号接收头4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柱5分为入射部52、出射部54及连接部53;入射部52、连接部53及出射部54依次邻接;所述入射部52具有入射端51,所述入射端51从面框上的开口处伸出用于接收红外遥控信号;所述出射部54具有出射端55,所述出射端55对红外准遥控信号接收头4用于将红外遥控信号传导至所述红外遥控信号接收头4上。优选的,所述入射端51、入射部52、连接部53、出射部54及出射端55为一体成型,两两直接并无实际的接缝,这样有助于防止红外光从接缝中泄露,即图4、5中的虚线并不一定代表接缝,在某一实施例中这些虚线仅仅是为了便于表述而将导光柱5进行功能区域划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35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