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烘箱移动四工位滚塑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3233.5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1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孙罗娇;罗宏宇;宋蕊;王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罗娇 |
主分类号: | B29C41/46 | 分类号: | B29C41/46;B29C41/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327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庵***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箱 移动 四工位滚塑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滚塑材料滚塑成型的滚塑机结构,尤其是指烘箱移动四工位滚塑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滚塑机生产滚塑制品的工艺是:将塑料粉末加入滚塑模具中,然后通过烘箱加热滚塑模具并使之沿两条互相垂直的轴线作连续旋转,模具内的塑料粉末在重力和加热的作用下逐渐均匀的涂布、熔融黏结于滚塑模具的内表面,从而形成所需制品形状。由此可见,加热是滚塑制品的重要环节,充分合理的利用热能加热,既可有效节约能源,又能生产出优秀的滚塑制品。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10406201.8的“双工位滚塑成型装置”,它是将两个工位滑移安装在一根导轨上,然后分别设置在烘箱两侧,通过沿导轨滑移来实现两个工位交替送入烘箱内加热,从而达到节约能源、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上述专利所披露的结构中,滚塑机的烘箱都是固定不动的,主要通过工位的移动来实现滚塑模具的加热,当工位增多到三工位或四工位时,就需要将滚塑机设计的更为复杂、庞大,而且也无法有效、合理的安排多工位之间的生产工作,造成各个工位之间生产等待时间的延长,故无法做到有效利用烘箱热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节约能源、有效减少各工位之间生产等待时间、工作效率高的烘箱移动四工位滚塑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烘箱移动四工位滚塑机,包括工作导轨、烘箱和四个工位,每个工位均包括一条安装有滚塑模具的旋转臂,所述的烘箱滑移设置在工作导轨上,所述的四个工位呈一字排列设置在工作导轨一侧,每个工位上的滚塑模具均能进出烘箱。
所述的四个工位的工作状态分别对应加热状态、冷却状态、脱模状态和装料状态。
所述的每个工位均包括一条垂直于工作导轨的工位导轨,及滑移设置在工位导轨上的车架,所述的旋转臂安装在车架上,该旋转臂的外端设置滚塑模具。
所述的烘箱上正对四个工位一侧设有自动开合的烘箱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设计了一种烘箱也能移动的滚塑机结构,它是将烘箱滑移设置在工作导轨上,四个工位呈一字排列设置在工作导轨一侧,其工作状态可分别对应加热、冷却、脱模和装料,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能使四个工位上的滚塑模具分别处于不同工作状态,它结合可移动式烘箱结构即可完成滚塑制品的流水线生产作业,故能适应四工位之类的多工位滚塑生产工作,并能充分利用烘箱热能,减少各个工位之间的生产等待时间,有效节约能源、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1.工位、11.旋转臂、12.车架、13.工位导轨、2.工作导轨、3.烘箱、31.烘箱门。
烘箱移动四工位滚塑机,属于滚塑制品的生产设备,主要是由工作导轨2、烘箱3和四个工位1等构成。
所述的烘箱3滑移设置在工作导轨2上,故可沿工作导轨进行移动,该烘箱3上还设有自动开合的烘箱门31。
所述的四个工位1呈一字排列设置在工作导轨2的一侧,也就是排列设置在正对烘箱门31的工作导轨2一侧;每个工位1均包括一个垂直于工作导轨2设置的工位导轨13,该工位导轨上安装有滑移设置的车架12,在车架顶部设有由车架内的电机作驱动转动的旋转臂11,该旋转臂的外端设置滚塑模具,在旋转臂11的驱动下,整个滚塑模具就能沿着两条互相垂直的轴线作连续旋转,而车架12沿着工位导轨13移动又能带动旋转臂11上的滚塑模具进出烘箱3。
所述的四个工位1可根据实际加工状况而分别对应四种工作状态,分别为加热状态、冷却状态、脱模状态和装料状态,例如当其中一个工位1上的滚塑模具送入烘箱3内加热即为加热状态,此时,其它空余的工位1就能分别安排冷却、脱模或装料,这种结合移动式结构的烘箱3能使多工位1上的滚塑模具分别处于不同工作状态的结构设计,它能充分利用烘箱3中的热能,保证了烘箱内始终具有被加热的滚塑模具,也避免了各个工位1之间的工作等待时间,有效节约能源、提高工作效率。
这种结构改变了传统的滚塑机工作移动方式,它是一种结合了工位1移动和烘箱3移动的新结构,故无需将滚塑机设计的复杂和庞大就能充分满足四工位之类的多工位加工需要,满足不同用户的生产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罗娇,未经孙罗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32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