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除氧化层增强导电性能的油位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3182.6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1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磊 |
主分类号: | G01F23/36 | 分类号: | G01F23/36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孙笑飞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氧化 增强 导电 性能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位传感器,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在使用过程中自动去除导电部位金属氧化层增强导电性能的油位传感器。
背景技术
油位传感器是机车中用于测定油箱油位的重要配件,现有的油位传感器大都采用一个根据油位变化浮动的浮子杆带动刷片在绕线电阻上滑动,从而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阻值的方式反映油位的高低。这种形式的油位传感器为了将浮子杆和刷片装配到传感器壳体内,常采用一个压缩弹簧支撑在刷片下方,从而对刷片和与之连接的浮子杆定位。这种设置方式中,由于刷片是需要转动的,无法直接接线。因此,通常利用浮子杆和弹簧进行电流传导,从固定在壳体上的部位引出接线。目前的这种油位传感器有几个缺陷:(1)、由于浮子杆与壳体上固定的用于引出接线的部位为转动接触,其接触面积小,并且非常不稳定,电流传导主要依靠弹簧实现。因此,需要选用导电性能好的铜作为弹簧材料。但是铜质弹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弹性会大幅减弱,使刷片松动,降低刷片与绕线电阻之间的接触力。(2)、弹簧与刷片的接触面积也非常有限,仅有一圈细细的金属丝,稍有晃动引起的接触变化就会导致较大的电流变化。(3)、所采用的刷片、弹簧等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其表面会逐渐氧化,形成的氧化层会降低元件接触部位的导电性能,并且由于弹簧的特殊性质使其在刷片转动时与刷片之间的滑动量非常小,几乎不发生摩擦,氧化层会越变越厚,导电性越来越低。以上原因都会导致油位传感器测量精度降低,无法真实、准确的反应油箱中的油位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导电元件氧化带来的导电性能下降和弹簧弹性易衰减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自动除氧化层增强导电性能的油位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除氧化层增强导电性能的油位传感器,设有一个壳体,壳体内设有相互接触配合的绕线电阻和刷片,一个带有浮子的浮子杆穿过壳体与刷片连接,绕线电阻经导线引出后与所述油位传感器的一个接线端连接,在壳体内还设有一个经导线引出后与所述油位传感器另一个接线端连接的导电片,导电片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浮动设置在刷片下方,一个套在浮子杆上的弹簧向导电片施加压紧力,使导电片与刷片保持贴合,所述刷片在浮子杆的带动下能够克服刷片与导电片之间的摩擦力转动,从而改变刷片与绕线电阻的接触位置。
所述导电片上设有供浮子杆穿过的孔,刷片的下表面设有一圈能够卡设在该孔内的凸起。
所述的浮子杆设有一个用于连接浮子的摆动部和一个用于穿过壳体的旋转部,刷片固定在该旋转部的顶端。
所述的旋转部可浮动的穿过壳体上设置的一个通孔,在旋转部上设有一个与壳体底面配合的挡块,弹簧套在旋转部上,其弹力经由导电片和刷片作用于旋转部上,使旋转部的位置保持一个可沿其轴向浮动的动态平衡状态。
所述的壳体由一个用于安装绕线电阻和浮子杆的绝缘托架和一个设置在绝缘托架上的壳盖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直接与刷片接触的导电片引出接线端,不再依靠浮子杆和弹簧导电,因此,可以选用导电性能较弱的不锈钢等材料的弹簧,这种材料的弹簧弹性好,且不易衰减,能够长期保持导电片与刷片、刷片与绕线电阻之间的良好接触。
2、采用导电片与刷片直接接触,接触面积较大,且导电片与刷片接触的一端呈浮动设置,在弹簧的压力下能够很好的与刷片贴合,从而保持稳定的导电状态,将晃动时接触变化引起的电流变化降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状态。
3、刷片在浮子杆带动下转动时,需要克服与导电片之间的摩擦力,摩擦作用会将产生的氧化层磨除,因此,即使导电片和刷片发生了氧化,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逐渐将导电片和刷片接触部位的氧化层消除,有效保持良好的导电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1、壳体,2、绕线电阻,3、刷片,4、浮子,5、浮子杆,501、摆动部,502、旋转部,6、导电片,7、弹簧,8、挡块,9、钉柱,1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磊,未经樊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31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应釜用抛丸机风管
- 下一篇:一种螺旋扣压成型钢塑复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