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遮挡地铁站台与车辆间隙的防卡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2914.X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3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吕晓宁;贾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晓宁 |
主分类号: | B61B1/02 | 分类号: | B61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540 上海市金山区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遮挡 地铁 站台 车辆 间隙 防卡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施工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遮挡站台与车辆间隙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地铁工程在多个城市运营,已经成为城市人口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站台与车辆间隙通常为固定式防卡脚装置,由于安装工程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容易造成站台与车辆之间出现间隙,且在安装后不可调整,在人员拥挤的出行时间段内,容易出现脚坠进间隙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调节长度的遮挡地铁站台与车辆之间间隙的装置。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固定平台通过支脚埋置在站台内,活动平台通过伸缩机构及滑道附着在固定平台上,活动平台两端设置有突起状的接触物。通过提前调节伸缩机构及滑道使活动平台处于一个正常工作的状态,遮挡站台与车辆之间的间隙;当车辆与站台间隙过近时,车辆挤压活动平台的接触物,使活动平台向站台方向缩短,保持间隙仍然被遮挡。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可靠,安装方便,可以消除地铁运营过程中的卡脚、坠物等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I-I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站台;2、车辆;3、支脚;4、固定平台;5、伸缩机构;6、滑道;7、活动平台;8、接触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 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遮挡地铁站台与车辆间隙的防卡脚装置。所述的固定平台(4)通过支脚(3)埋置在站台(1)内,活动平台(7)通过伸缩机构(5)及滑道(6)附着在固定平台(4)上,活动平台(7)两端设置有突起状的接触物(8)。通过调节伸缩机构(5)及滑道(6)使活动平台(7)处于一个正常工作的状态。所述的活动平台(7)通过伸缩机构(5)及滑道(6)向前延伸,遮挡站台(1)与车辆(2)之间的间隙,当车辆(2)与站台间隙过近时,车辆挤压活动平台(7)的接触物(8),使活动平台(7)向站台方向缩短,保持间隙仍然被遮挡。
本实用新型的支脚(3)在站台(1)施工时预留的槽口内固定,伸缩机构(5)固定在固定平台(4)的下方,滑道(6)固定在固定平台(4)下方,并与活动平台(7)连接,活动平台(7)与伸缩机构(5)和滑道(6)连接。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晓宁,未经吕晓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29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