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喇叭面地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2116.7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9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侯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咪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D13/02 | 分类号: | G10D13/02;G10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北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喇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乐器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喇叭面地鼓。
背景技术
鼓作为一种打击乐器,广泛地使用在各种演奏中。常见的地鼓的共鸣面是一张鼓皮,声音在鼓腔内来回反复折射。如中国专利200910071147.9公开了一种具有磷铜鼓筒的军鼓,包括敲击面、响弦面、上压圈、下压圈和鼓筒,敲击面和响弦面分别同轴套装在鼓筒的上、下开口处并分别通过上压圈和下压圈箍紧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鼓筒是由一层磷铜材料制成的鼓筒。地鼓需要有较重的音色,发出的声音要具有冲击力,但是现有的地鼓的音色普遍不够厚重,冲击力一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喇叭面地鼓,包括鼓筒和鼓面,所述鼓筒的后部设置有所述鼓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鼓筒的前部设有喇叭状面。
所述喇叭状面的前部侧边固定在所述鼓筒前部侧壁上,所述喇叭状面的后部与所述鼓面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用喇叭状面来替代传统的平面鼓皮,由于喇叭状面的形状酷似喇叭,发出的声音具有更好的冲击力,使声音更顺畅的从地鼓内发射出来,让地鼓的延音变断,音头更明显、低音更突,达到每个乐手更想要的地鼓音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中,1、鼓筒;2、鼓面;3、喇叭状面。
如图1所示,鼓筒1的后部设置有鼓面2,鼓筒1的前部设有喇叭状面3,喇叭状面3的前部侧边固定在鼓筒1前部侧壁上,喇叭状面3的后部与鼓面2贴合。
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咪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咪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21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真鼓练习板
-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的提琴低音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