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刺伤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1722.7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6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白璐;方静;雷丹;胡敏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5/31 | 分类号: | A61M5/31;A61M5/178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李友福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伤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刺伤注射器,属于医疗器具领域。
背景技术
注射器主要由装有针头的针筒、与针头相套配的针帽构成,所述的针帽为圆柱形,针帽的轴向一端开设有供针头插入的开口,但由于现有针帽的开口端端面多为与针帽中心轴线相垂直设置,因此这样就造成针帽的开口面积较小,从而致使医务人员手持针筒回套针帽时,极易发生针刺伤的意外事故;同时由于现有的针帽均为圆柱形,因此当针帽被置于操作台上回套时,所述针帽极易发生滚动,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回套针帽的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大大降低针刺伤概率,并大幅提高针帽回套成功率的防刺伤注射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刺伤注射器,包括装有针头的针筒、与针头相套配的针帽,所述的针帽为圆柱形,针帽的轴向一端开设有供针头插入的开口,所述针帽的开口端端面为与针帽中心轴线成一定夹角的倾斜面,且所述倾斜面的轴向最高点上连接有一横条,所述横条与针帽的外圆周面相切,并与针帽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将所述针帽的开口端端面设置成与针帽中心轴线成一定夹角的倾斜面,因此使得针帽的开口面积增大;同时由于在所述倾斜面的轴向最高点上还设置一横条,因此当所述针帽被置于操作台上回套时,所述的横条可有效限制针帽滚动,从而便于医务人员快速准确地回套针帽。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大大降低针刺伤概率,并大幅提高针帽回套成功率的防刺伤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条的长边与针帽的中心轴线相垂直,且所述横条的长边长度小于针帽的径向横截面直径。采用进一步设置,当所述横条的长边与针帽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时,针帽放置到操作台上最平稳,另外,将所述横条的长边长度设计成小于针帽的径向横截面直径,这样不仅可有效节省材料,而且还有助于注射器的整体包装及存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针帽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给出了一种防刺伤注射器,包括装有针头1的针筒2、与针头1相套配的针帽3,所述的针帽3为圆柱形,针帽3的轴向一端开设有供针头1插入的开口311,所述针帽3的开口311端面为与针帽3中心轴线成一定夹角的倾斜面31,且所述倾斜面31的轴向最高点312上连接有一横条4,所述横条4与针帽3的外圆周面相切,并与针帽3一体成型。所述横条4的长边41优选与针帽3的中心轴线相垂直,且所述横条4的长边41长度小于针帽3的径向横截面直径。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将所述针帽3的开口311端面设置成与针帽3中心轴线成一定夹角的倾斜面31,因此使得针帽3的开口311面积增大;同时由于在所述倾斜面31的轴向最高点312上还设置一横条4,因此当所述针帽3被置于操作台5上回套时,所述的横条4可有效限制针帽滚动,从而便于医务人员快速准确地回套针帽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大大降低针刺伤概率,并大幅提高针帽3回套成功率的防刺伤注射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17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第四环导槽和改良摩擦特性的钢制活塞
- 下一篇:自动变速器的动力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