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顶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1708.7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4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唐国安;邓红波;刘结义;郭健;王新夏;郦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44 | 分类号: | E04C3/44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谢德珍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顶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木建工领域中的支撑结构,具体为一种具备较高强度的新型顶梁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建筑的空间要求也越来越大,这在对一些大型建筑,如写字楼、商场、火车站、机场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通常来说,为了整体成型以追求美观以及空间利用的最大化,这些建筑都是采用桶式结构,建筑中心部分都是空心结构,并在顶部通过大尺寸钢结构或者连续式过渡结构封顶,其承重的立柱极少甚至没有立柱,因而,这种类型的结构的建筑对顶梁的要求就较高。
通常来说,梁作为受弯构体,各截面、同一截面不同位置受力均不相同,对一段支梁的跨中部的剪力为零,处于纯受弯状态,上部混凝土受力,下部钢筋受拉,平衡外部荷载,这种结构对外墙外倾缺少约束力,而对于外墙内倾有很大的约束力,若设计不当,会直接影响到梁结构的力学性能,可能会因为支撑预制板两端的墙壁之间的距离变大导致建筑体侧壁发生开裂、移位,进而引发墙体倾斜,甚至垮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顶梁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顶梁结构,包括梁本体、弧边以及支架,其中,所述梁本体的切面为矩形,其短边为纵向放置,其两侧均设置有过渡弧边,此过渡弧边包括两段变弧度的过渡弧面,两段过渡弧面在中间位置处过渡连接,其上部过渡弧面自上往下高度逐渐增加,而下部过渡弧面自上往下高度逐渐减少,且上部过渡弧面的弧度变化率大于下部过渡弧面的弧度变化率,而所述支架为倒“h”型且贴合在梁本体两侧顶部,且在其上部与天花板固连。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过渡弧面的弧度变化为连续变化,但其弧面高度的变化范围为梁本体宽度的0~1/3。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梁本体、弧边以及支架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一次浇筑成型,且梁本体、弧边以及支架的钢筋结构在内部连为一体。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减轻梁本体的重量,所述梁本体可做成空心结构,但须在空心结构的通孔内设置加强边。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架也可采用护边板加上实心的直角三角形结构代替倒“h”型结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抗压能力强,整个梁体构件可在受力面上进行力的分摊,可有效提高顶梁的抗震性能,同时减少了梁柱节点中心的集中配筋,使钢筋配置在柱节点的周边,从而增强了对柱节点核心区的约束,提高了框架的抗震性能,同时也减少了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中,包括梁本体4、弧边3以及支架1,梁本体4、弧边3以及支架1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一次浇筑成型,且梁本体4、弧边3以及支架1的钢筋结构2在内部连为一体,其中,梁本体1的切面为矩形,弧边3位于梁本体4两侧,其左、右两侧的弧边3的弧面在中间位置处过渡连接,其上部过渡弧面自上往下高度逐渐增加,而下部过渡弧面自上往下高度逐渐减少。
而支架1位于梁本体4的上部两侧,为倒“h”型,其上部与天花板固连。
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17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布式基站控制系统
- 下一篇:扬声器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