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电子设备防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0812.4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6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孙武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商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22 | 分类号: | G08B13/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胡杰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电子设备 防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电子设备防盗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移动便携式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商业领域尤其如此,有的商户为了增强用户的体验感受,设置专门的产品体验区域,让用户在此区域内随意使用该移动便携式电子产品,如手机、相机、平板电脑等,有的商户会通过移动便携式电子产品对实际商品进行动态演示或提供娱乐,如售楼时的用电脑进行房屋展示、餐厅用平板电脑点菜、展会上使用平板电脑浏览产品图片及确认采购信息、航空公司为VIP候机室客户提供平板电脑或其他移动便携式电子产品供其休闲娱乐等,这种提供移动便携式电子产品给到他人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但是如何确保这些可随时移动的便携式的电子产品只能在指定区域使用而不被使用者随意带走却是个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传统方法是用线缆将移动便携式电子产品和固件物理连接在一起,但是这种方法不仅不方便使用者使用,而且也不方便管理维护人员对便携式的电子产品进行监控、管理及维护。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监控的电子智能防盗装置。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动电子设备防盗结构,包括警报设备和移动电子设备,警报设备包括第一无线收发元件、第一智能控制元件和警报元件,第一无线收发元件与第一智能控制元件电连接,第一智能控制元件与警报元件电连接,移动电子设备包括第二无线收发元件、第二智能控制元件、语音元件和电池组,第二智能控制元件分别与第二无线收发元件、语音元件、电池组电连接,第一无线收发元件与第二无线收发元件相对应。
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所述警报元件包括警报灯和警报器,警报灯与警报器电连接。
所述移动电子设备还包含电池组件,电池组件与第二智能控制元件电连接。
所述警报设备还包含电源设备,电源设备与第一智能控制元件电连接。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原理、效果等进行说明:
1、将移动电子设备与警报设备无线连接,既让大家使用移动电子设备更方便,也让管理人员监控、管理和维护更方便有效。
2、警报设备让管理人员立即知晓有移动设备移出了范围,语音元件能够准确定位,让管理人员立即知晓是哪台移动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移动电子设备防盗结构的设备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移动电子设备防盗结构的设备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警报设备,11、第一无线收发元件,12、第一智能控制元件,13、警报灯,14、警报器,15、电源设备,20、移动电子设备,21、第二无线收发元件,22、第二智能控制元件,23、语音元件,24、电池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移动电子设备防盗结构,包括警报设备10和移动电子设备20,警报设备10包括第一无线收发元件11、第一智能控制元件12、警报灯13、警报器14和电源设备15,第一智能控制元件12分别与第一无线收发元件11、警报灯13、警报器14和电源设备15都电连接,移动电子设备2包括第二无线收发元件21、第二智能控制元件22、语音元件23和电池组24,第二智能控制元件22分别与第二无线收发元件21、语音元件23、电池组电24都电连接,第一无线收发元件11与第二无线收发元件21相对应。
在运行中,移动电子设备20与警报设备10的距离在预定的范围之内,第一无线收发元件11与第二无线收发元件21彼此可以互相发送和接收信号,此时移动电子设备20和警报设备10都是正常状况,但是当移动电子设备20与警报设备10的距离超出了预定的范围,则第一智能控制元件12会控制警报灯13闪烁和警报器14发出警报声,第二智能控制元件22也会控制语音元件23发出警报声。
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将移动电子设备20与警报设备10无线连接,既让大家使用移动电子设备10更方便,也让管理人员对设备的监控、管理和维护更方便有效。
2、警报设备10让管理人员立即知晓有移动电子设备20移出了监控范围,语音元件23能够准确定位,让管理人员立即知晓是哪台移动电子设备2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商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商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08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