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絮凝剂下料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90770.4 | 申请日: | 2013-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3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余;李卫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镜铁粉厂 |
| 主分类号: | B01F15/02 | 分类号: | B01F15/02;C02F1/52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4412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絮凝 剂下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絮凝剂处理,主要是一种絮凝剂下料结构。
背景技术
絮凝剂主要是带有正(负)电性的基团中和一些水中带有负(正)电性难于分离的一些粒子或者叫颗粒,降低其电势,使其处于稳定状态,并利用其聚合性质使得这些颗粒集中,并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分离出来。一般为达到这种目的而使用的药剂,称之为絮凝剂。絮凝剂主要应用于给水和污水处理领域。
在实际操作中,当把一定的絮凝剂投加到废水中后,首先要使絮凝剂迅速、均匀地扩散到水中。絮凝剂充分溶解后,所产生的胶体与水中原有的胶体及悬浮物接触后,会形成许许多多微小的矾花,这个过程又称混合,混合过程要求水流产生激烈的湍流,在较快的时间内使药剂与水充分混合,因而下料时要均匀,在搅拌匀速的情况下使混合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絮凝剂下料结构,其结构改进简单,增设控制下料量的环形挡板,且通过吸风机吸风下料,使下料均匀,使用效果更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絮凝剂下料结构,包括有搅拌桶,搅拌桶上方设有下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筒下方设有与下料筒连通的圆锥形下料斗,所述圆锥形下料斗的底面连通有下料管,所述的下料管内贯穿有一横轴,所述的横轴伸出下料管外,所述的下料管内在横轴上固定有环形挡板,环形挡板正好堵塞在下料管内,所述横轴的伸出端上固定有手柄;所述的下料管下方设有水平管道,水平管道与下料管连通,所述水平管道的另一端与一吸风机连通,吸风机的出风管对着搅拌桶的进料口上。
所述圆锥形下料斗的内壁上设有一层表面具有耐滑面的垫板。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手柄转动横轴使环形挡板移动位置,控制下料量,再通过吸风机,控制好其吸风速度,使吸取的絮凝剂均匀下料。
本实用新型中在圆锥形下料斗内设有一层表面具有耐滑面的垫板是为了使絮凝剂在进入圆锥形下料斗时不会粘结在斗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结构改进简单,增设控制下料量的环形挡板,且通过吸风机吸风下料,使下料均匀,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絮凝剂下料结构,包括有搅拌桶1,搅拌桶1上方设有下料筒2,所述的下料筒2下方设有与下料筒连通的圆锥形下料斗3,所述圆锥形下料斗3的底面连通有下料管4,所述的下料管4内贯穿有一横轴5,所述的横轴5伸出下料管4外,所述的下料管4内在横轴5上固定有环形挡板6,环形挡板6正好堵塞在下料管4内,所述横轴5的伸出端上固定有手柄7;所述的下料管4下方设有水平管道8,水平管道8与下料管4连通,所述水平管道8的另一端与一吸风机9连通,吸风机9的出风管10对着搅拌桶1的进料口上。
所述圆锥形下料斗3的内壁上设有一层表面具有耐滑面的垫板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镜铁粉厂,未经铜陵市镜铁粉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07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挤塑保温板生产用滤芯式动态冷却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前置电磁铁保险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