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动力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0687.7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7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曹楷;仇杰;陈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臧霁晨;朱海煜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车用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如何满足汽车对石油的需求,如何降低汽车对环境的破坏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问题,因此,各国都加紧了对电动汽车的研究,而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的车用动力电池,也受到了汽车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
图1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车用动力电池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车用电池由多个电池单体10构成,各个电池单体10并列排列,并且各个电池单体10之间隔着导热板20。
图2是表示现有技术中车用动力电池的截面图。如图2所示,导热板20的第一面21与电池单体10相邻的外壳面接触,导热板的第二面22与电池单体10的外壳相对而并不接触。电池单体10和导热板20的第一面21之间设有作为隔离层的弹性泡棉30。而且,从图2可以看到,导热板20仅包裹电池单体10的一个侧面。
图3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的车用动力电池的截面图。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由于电池发热、老化的原因,电池会增厚,而且由于电池四周刚性高,电池的中间部分会膨胀得更多,这样会导致在图3上形成C部分。
图4是图3中的C部分的放大图。如图4所示,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由于电池的中间部分膨胀得更多,原来紧贴电池单体10的导热板20的第一面21会与电池单体10分离开。这样,利用导热板20实现的散热/导热效果存在变差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进行电池散热/导热的车用动力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车用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单体;以及
导热板,呈U字型包围所述电池单体的除电极所在面外的至少三个面,
其中,在所述三个面中,在U字型的相互平行的两个面所述导热板与电池单体面接触地包围所述电池单体,而在U字型的底面所述导热体以与所述电池单体隔开规定距离包围所述电池单体。
优选地,所述U字型的相互平行的两个面的导热板的厚度小于等于U字型的底面的导热板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种车用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单体;以及
导热板,以与电池单体面接触的方式包围所述电池单体的除电极所在面外的至少三个面。
优选地,所述导热板以与电池单体面接触的方式包围电池单体的除电极所在面外的四个面。
优选地,所述导热板以与电池单体面接触的方式包围电池单体的除电极所在面外的五个面。
优选地,所述导热板由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金属板冲压形成,所述导热板具有从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凸出的第一凸台。
优选地,所述电池单体为至少两个,在所述电池单体之间设有隔离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用动力电池,导热板形成U字型包围电池单体并且导热板的至少二个面与电池单体相接触,或者,形成为导热板的除电极所在面外的三个面、四个面、或者五个面与电池单体相接触,这样,电池单体能够通过导热板与外界热源高效地进行热交换(散热/导热),从而能够促进电池单体与外接热源进行换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车用动力电池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车用动力电池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的车用动力电池的截面图。
图4是图3中的C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用动力电池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用动力电池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用动力电池经过使用后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用动力电池经过使用后的截面图。
图9是图8中的E部分的放大图。
图1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用动力电池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用动力电池的热量传递图。
图1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用动力电池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用动力电池的热量传递图。
图1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车用动力电池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车用动力电池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车用动力电池的截面图。
图17是图16中的F部分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06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风隔声窗
- 下一篇:一种音频修正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