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拉杆式膨胀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9883.2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4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闫桂花;柴长福;朱军磊;刘治辉;黄锡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胡桓宇 |
主分类号: | A61B17/86 | 分类号: | A61B17/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20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拉杆 膨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拉杆式膨胀钉,属于医疗器械领域,适用于骨质疏松手术中。
背景技术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系指每个单位内骨组织数量减少,骨骼的生长和发育起自胚胎时期,并持续到出生后20多年,成年人骨骼的数量不再发生变化,但骨的代谢却持续不休,即骨的生成和骨的吸收这两个过程处于平衡状态,年龄超过40岁后骨的生成保持不变,但骨的吸收却增加,数十年后骨组织数量仅及30岁时的一半量,一旦骨的密度降低至难以忍受日常生活中所受的应力,便会发生病理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多种因素所致,它的基本病理机理是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偶联出现缺陷,导致人体内的钙磷代谢不平衡,使骨密度逐渐减少而引起的临床症状。
骨质疏松症给人们带来疼痛、呼吸功能下降、身长缩短、骨折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骨折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目前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方式,外科手术治疗,只有在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以后,才需外科治疗,其目的在于治疗骨折,尽早恢复正常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旋转拉杆式膨胀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旋转拉杆式膨胀钉由六方螺塞(1)、连接器(2)、连接压块(3)、拉钉(4)、膨胀钉(5)、内芯(6)组成,其特征在于:拉钉(4)左端头部为内六方结构设计,右端有螺纹;膨胀钉(5)中心为台阶孔,且其左端为内六方孔,右端头部有一弧形孔,左端外表面有球面钉头、锥度螺纹,右端外表面有台阶,有外螺纹,有三排圆周长圆槽的孔;内芯(6)左端有内螺纹孔,右端有台阶,且右端头部为圆锥状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拉杆式膨胀钉通过旋转拉钉(4)产生一个径向拉力将膨胀钉壁最薄处撑开,产生了张力,使钉体胀开。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拉杆式膨胀钉通过使用扳手拧拉钉(4)使拉钉(4)与内芯(6)相对旋转,使它们轴向距离缩短,带动膨胀钉(5)最薄弱处像伞一样张开,从而达到膨胀的效果,通过调整拉钉(4)、内芯(6)的距离达到不同程度的膨胀,供手术时调整至手术需求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拉杆式膨胀钉,撑大的钉体,对松质骨具有更高的把持力,钉体更具有抗拔出力。
通过术前影像学检查,行X线、CT检查等诊断患者病症,确定患者的手术位置并实施手术:行手术开口,清理损伤的椎间盘和椎体节段,实施钻孔,用扳手持取膨胀钉,并拧入,调节膨胀钉的膨胀状态,置入脊柱连接棒,拧入六方螺塞(1),实施固定,实现手术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拉杆式膨胀钉,可实现撑开椎间隙及防退钉双重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拉杆式膨胀钉设计新颖、实用、手术操作简单,适宜于骨科临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拉钉(4)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芯(6)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旋转拉杆式膨胀钉由六方螺塞(1)、连接器(2)、连接压块(3)、拉钉(4)、膨胀钉(5)、内芯(6)组成,手术过程中,首先进行手术开口,使用专用器械清理损伤的椎间盘和椎体节段,在手术位置实施钻孔,用扳手持取膨胀钉,并拧入,用扳手拧拉钉(4),使膨胀钉(5)胀开,调节膨胀钉的膨胀状态,置入脊柱连接棒,拧入六方螺塞(1),实施固定,实现手术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胡桓宇,未经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胡桓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98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