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下置机座和上置双排滤筒的净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9639.6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8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杜也兵;冉伊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也兵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2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机座 上置双排滤筒 净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水处理行业有关,具体涉及到饮用水的深度过滤、净化方面。
背景技术
目前,净水器在国内使用已比较普及。然而,随着净水器的推广,它们在应用方面的缺陷以及不足也逐步暴露出来了:中、低价位净水器大多采用开放式内胆配置裸机模式。内置内胆的滤壳吊装在机座下方的机器结构,虽然滤壳可以重复使用,相应降低消费者更换滤胆费用的10~20%,但也相应带来产品结构单一、内胆更换困难等难题。通常净水器通过内置滤胆的滤壳直接放置在厨柜内,在更换内胆时需要将净水器取出、架空才可以装卸位于下部滤筒中的滤胆。由于装有水的净水器很重,并且受进、出水软管牵扯,很难操作,费力费时。对于使用开放式滤筒的内置滤胆,由于设置内螺纹的旋盖尺寸较大并且与筒体密封严密,需要使用专用扳手打开更换内胆。现有开放式滤筒内的内置滤胆都是随滤筒卸下后同水一起倒出来的,操作非常麻烦。放置净水器的环境通常都比较差,在更换滤胆过程中外泄的水流速太快不易去除,既造成操作不便,还导致浸泡橱柜甚至损坏柜板。而且,由于内胆是串接在净水器中的,更换时稍有不慎很容易出现漏水现象。因此,净水器消费者每当需要更换滤胆时都要与专业维修人员联系预约上门服务,相应增加专业销售服务公司的人力、财力及交通费用等无谓支出。用户即不方便又增加了使用成本。还有,由于在橱柜水槽下方宽度不足二十公分、长度不足五十五公分、高度小于四十五公分的净水器放置空间内,现有的净水器单排机座极少有超过三个滤筒的单排多滤筒结构。然而为了提高性能和机器档次,净水器产品越来越需要采用设置多滤筒或多滤芯并设置空仓或预留滤胆安装位置,此外,虽然采用下置机座和上置开放式滤筒的的卧式净水器更换滤胆便捷、省力,但由于上盖上方需要留有开盖空间,因此也不能像采用内置滤胆的传统开启式滤腔结构净水器一样,将其他封闭滤胆放置在机器上方。而且与现有净水器不同,置于下置机座上的电控装置因低于滤筒端口,每当更换滤胆或滤腔漏水,电控装置极易触水损坏。鉴于各滤胆的寿命长短不一,短仅半年,长则二、三年,滤胆更换一直伴随着净水器使用的全过程,由更换滤胆引出的相关问题经常反复出现,以致被公认为是净水器难以普及的三大难题之一。上述缺陷及不足致严重影响净水器的推广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具有下置机座和上置双排滤筒的净水器,以克服上述缺陷及不足。
一种具有下置机座和上置双排滤筒的净水器,包括设置进、出水管路接口的下置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右两排设置的双排滤筒及设置显示窗口的封闭设备仓、前壳体及承重紧固件;设置封闭盖和上连接结构的双排滤筒相互连接并与下置机座连接构成一体,其左、右两侧滤筒的筒壁构成两侧壳体;其位于前端滤筒壁上的上连接结构或是凹凸插接结构,或是螺纹孔结构;带显示窗口的前壳体上部设置相应的凸凹插接结构或对应的通孔结构,并与前端滤筒连接配合构成上连接体;其下部与下置机座接触配合并通过承重紧固件连接一体,从而与筒体筒壁、下置机座构成放置电控部件的封闭设备仓;各滤筒通过各过水口串接在下置机座的各分段管路,并连接进、出水管路的进、出水管路接口之间构成过水通道;其各内置滤胆前、后连接构成过滤通道。
所述的两侧壳体是波浪形凹凸壳体。
还包括后壳体及承重紧固件;所述双排滤筒后端的滤筒筒体壁上设置凹凸插接结构;后壳体的上部设置相应的凸凹插接结构,并通过凸凹插接结构与后端滤筒的凹凸插接结构相互插接配合构成上连接体;其下部与下置机座接触配合并通过承重紧固件连接一体,从而与筒体筒壁、下置机座构成后设备仓;所述的承重紧固件是插接件;所述的前、后壳体和下置机座均设置相应的插孔,并通过插接件插接构成全封闭机座。
一种具有下置机座和上置双排滤筒的净水器,包括设置进、出水管路接口的下置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右两排设置的双排滤筒及设置显示窗口的封闭设备仓;设置封闭盖的双排滤筒相互连接并与下置机座连接构成一体,其左、右两侧筒壁构成两侧波浪形凹凸壳体;其前端滤筒的壁筒设置显示窗口,并与封闭盖连接构成放置电控部件的封闭设备仓;其他各滤筒通过各过水口串接在下置机座的各分段管路,并连接进、出水管路的进、出水管路接口之间构成过水通道;其各内置滤胆前、后连接构成过滤通道。
所述的前壳体设置拉手结构;前壳体的显示窗口或与拉手结构处于同一侧立面上;或位于拉手结构下方的凹槽内,与其处于不同的侧立面上。在设置仅用于向上拉起的单向前拉手结构基础上,还可以改进成双向拉手结构,用于将机器向上拉起,或者向前拉出。
所述的显示窗口位于拉手结构下方的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也兵,未经杜也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96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户多功能电能表
- 下一篇:一种新型进钞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