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力三轮货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8305.7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3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焦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成波 |
主分类号: | B62K21/00 | 分类号: | B62K21/00;B62M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火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8 | 代理人: | 王欣 |
地址: | 11004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力 三轮 货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人力三轮货车。
背景技术
传统人力三轮货车是小件物品运输工具,自面市以来给世人带来很大方便,但到目前为止,仍存在很多技术缺陷,给骑行者带来很多不便,主要体现在⑴传动系统机件繁琐,阻力较大,即传统力车采用牙盘链条方法传动,通过链条将中轴牙盘上的动力传递给后轮牙盘,驱动力车前进,此法虽能满足驱动和传动,但机件多,环节多,动力损耗大;⑵传统力车故障率高维护量大,因传统力车牙盘和链条常年暴露在沙尘之中,易磨损,时有掉链和断链故障发生,且传动机件均位于中轴和后轴一侧,易造成一侧受力过大加重一侧轴承磨损,也易造成一侧轴端螺母松动使驱动轮发生角度偏转不利直行;⑶易倾覆和偏行,传统力车的传向方法是以力车中部的活动立轴为转向点,横向推动车身中部,使车身产生折弯达到转向的目的,但也因此使力车重心发生偏移,造成倾覆;传统力车没有转向后自动回把功能,没有因车轮偶遇阻力发生偏转自动回正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减小传动阻力,精减机件,减少机件故障率,解决传动机件外露问题,解决转向系统存在的易偏行、易倾覆的问题,提高适应路面的能力的人力三轮货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变向板轴、转向轴、车闸、鞍座、挡泥板、前轮、后轮和车把,其特征是在后轮的花键上设置有组合式驱动机构,在前轮上设置有梯形转向机构。
组合式驱动机构包括花键轴、轮毂、卡轮、卡榫轴、花键轮、卡榫、轴用挡圈、轴承和回位弹簧,卡榫轴套在花键轴上,在卡榫轴的外侧设置有轮毂和卡轮。
梯形转向机构包括梯形臂和球头栓总成,球头栓的结构是在球头碗内设置有球头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取消了传统人力车传动系统中的“中轴”、“前牙盘”、“后牙盘”、和“链条”。驱动机构将后轮轮毂与驱动机件触为一体,所有机件均置于后轮轮毂内,经载货试骑,不但骑行省力,也使故障率和维护量大大降低;转向机构经采用梯形转向技术,各机件的连接均球头栓总承,完成不定向力的传递,该转向机构经骑行试验,转向灵活省力,力车整体平稳,不易偏行,不会因转向角度过大发生倾覆,有较好的回把和自动回正性能。大大提高对路面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人力三轮货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组合式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沿A—A的剖视图,
图4是球头栓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该人力三轮货车包括梯形臂1、球头栓总成2、变向板轴3、转向轴4、车闸5、鞍座6、轴承座7、挡泥板8、前轮9、后轮10、车把11、花键轴12、轮毂13、卡轮14、卡榫轴15、花键轮16、卡榫17、轴用挡圈18、轴承19和回位弹簧20、球头碗21和球头螺栓22、组合式驱动机构23、梯形转向机构24和球头栓总成25,在后轮10的花键轴12上设置有组合式驱动机构23,在前轮9上设置有梯形转向机构24;组合式驱动机构23包括花键轴12、轮毂13、卡轮14、卡榫轴15、花键轮16、卡榫17、轴用挡圈18、轴承19和回位弹簧20,卡榫轴15套在花键轴12上,在卡榫轴15的外侧设置有轮毂13和卡轮14,梯形转向机构24包括梯形臂1和球头栓总成25,球头栓总成25的结构是在球头碗21内设置有球头螺栓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成波,未经焦成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83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送料薄片压紧装置
- 下一篇: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低温保护系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