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无缝相组的空腔吸音墙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88297.6 | 申请日: | 2013-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0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 发明(设计)人: | 廖剑明;黄秋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建装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E04F13/07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缝 空腔 吸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腔吸音墙板,具体涉及一种可无缝相组的空腔吸音墙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在视听享受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为了获得高质的声音回放效果,往往会从改变房间的声学结构方面入手。但是由于房间的结构改变起来比较困难,人们通过张挂软性布质吸声材料用来控制声音的反射和混响时间等,在高档听音室或录音室内经常采用墙面包软的手段来增加声音的可控制性。在进行包软时要墙面上先做木基层,再在木基层上包上类似沙发的软质材料。
这种形式的软包成本较高、施工周期较长,不利于大面积快速的施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替代方案:在工厂内预制好一块块具有空腔软面的吸音墙板,在施工时快速地将他们组装到墙面上。但是,由于软面材料的边缘处为倒角形状,块与块进行拼接的时候会遗留有施工缝,将对室内整体的装修风格造成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可无缝相组的空腔吸音墙板。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无缝相组的空腔吸音墙板,包括基板、设于基板上用于形成空腔的支撑骨架、蒙在所述支撑骨架表面的海绵层、蒙制在所述海绵层外部的面料层和用于将所述面料层的边角固定在基板上的夹条构成,在所述空腔吸音墙板接近左、右两侧边缘倒角处分别镜像对称缝制有第一条形挡片和第二条形挡片,所述第一条形挡片的一侧边缝制到所述面料层的表面,所述第一条形挡片的另一侧边缝制有具有隐形拉链拉头的第一链带,所述第二条形挡片的一侧边缝制到所述面料层的表面,所述第二条形挡片的另一侧边缝制有与所述第一链带相配的第二链带;当两块所述空腔吸音墙板依次并列安装后,将前一块空腔吸音墙板上的第二链带与后一块空腔吸音墙板上的第一链带进行组合拉起以遮住两块空腔吸音墙板之间的施工缝。
进一步的,在所述空腔吸音墙板接近上、下两侧边缘倒角处也分别镜像对称缝制有第三条形挡片和第四条形挡片,所述第三条形挡片的一侧边缝制到所述面料层的表面,所述第三条形挡片的另一侧边缝制有具有隐形拉链拉头的第三链带,所述第四条形挡片的一侧边缝制到所述面料层的表面,所述第四条形挡片的另一侧边缝制有与所述第三链带相配的第四链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的空腔吸音墙板通过在边缘处缝制有挡片,挡片处缝制有拉链的链带,通过将相邻的空腔吸音墙板上的拉链带相互组合,将空腔吸音墙板之间的施工缝遮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可无缝相组的空腔吸音墙板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可无缝相组的空腔吸音墙板。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可无缝相组的空腔吸音墙板的组合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根据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可无缝相组的空腔吸音墙板1,包括基板2、设于基板2上用于形成空腔的支撑骨架、蒙在支撑骨架表面的海绵层、蒙制在海绵层外部的面料层和用于将面料层的边角固定在基板2上的夹条3构成。
在空腔吸音墙板1接近左、右两侧边缘倒角处分别镜像对称缝制有第一条形挡片4和第二条形挡片6,第一条形挡片4的一侧边缝制到面料层的表面,第一条形挡片4的另一侧边缝制有具有隐形拉链拉头的第一链带5,第二条形挡片6的一侧边缝制到面料层的表面,第二条形挡片6的另一侧边缝制有与第一链带5相配的第二链带(图中未示出);当两块空腔吸音墙板1依次并列安装后,将前一块空腔吸音墙板1上的第二链带与后一块空腔吸音墙板1上的第一链带5进行组合拉起以遮住两块空腔吸音墙板1之间的施工缝。
在空腔吸音墙板1接近上、下两侧边缘倒角处也分别镜像对称缝制有第三条形挡片(图中未示出)和第四条形挡片(图中未示出),第三条形挡片的一侧边缝制到面料层的表面,第三条形挡片的另一侧边缝制有具有隐形拉链拉头的第三链带(图中未示出),第四条形挡片的一侧边缝制到面料层的表面,第四条形挡片的另一侧边缝制有与第三链带相配的第四链带(图中未示出)。
本实用新型中的空腔吸音墙板通过在边缘处缝制有挡片,挡片处缝制有拉链的链带,通过将相邻的空腔吸音墙板上的拉链带相互组合,将空腔吸音墙板之间的施工缝遮住。
本实用新型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建装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建装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82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