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高摩擦系数的重载垫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87752.0 | 申请日: | 2013-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6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琴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琴兰 |
| 主分类号: | E01B9/68 | 分类号: | E01B9/68;B32B3/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泽群 |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摩擦系数 重载 垫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垫板,具体为一种具有高摩擦系数的重载垫板,属于缓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铁路列车是人类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其高速、安全、舒适的特点的深受广大乘客青睐(此外还有专门运输货物的重载型列车),因此,铁路是铁路列车必不可少的设施之一,铁路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列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了使铁路列车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平稳,一般设置在铁轨下铁轨扣件组件中以供缓冲和/或电气绝缘的铁轨弹性垫板。尤其是高轴重的重载货物列车需要有高强度的拉伸力来支撑,又要有很好的弹性来减震,这样才不致破坏轨枕,提高垫板本身的耐用度(目前的重载垫板寿命只有三个月)。
因重载弹性垫板要求材料的硬度和拉伸强度都很高,而且对刚度值要求也很高。由于硬度高的材料表面摩擦系数一般就很低。为了解决铁轨与弹性垫板的纵向阻力问题,就必须得提高其接触的摩擦系数,所以研发一种既能提高摩擦系数又可以保留较高硬度、拉伸强度高和刚度值的垫板是相关领域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具有高摩擦系数的重载垫板,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高摩擦系数的重载垫板,包括垫板层,在所述的垫板层的上表面覆盖有至少一层摩擦层;所述的摩擦层和垫板层复合为一体;摩擦层的上表面和垫板层的下表面上分布有若干高位弹性凸台和若干低位弹性凸台;所述摩擦层上表面的高位弹性凸台与垫板层下表面的低位弹性凸台对应;所述摩擦层上表面的低位弹性凸台与垫板层下表面的高位弹性凸台对应。
所述的高位弹性凸台和低位弹性凸台交错排列,形成相互垂直的横纵弹性凸台带。所有的高位弹性凸台形成第一级静刚度面,所有的低位弹性凸台形成第二级静刚度面。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将垫板设置为两种不同材质复合而成,其与铁轨接触面为高摩擦系数的摩擦层,由于摩擦层与铁轨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大,因此满足了纵向阻力摩擦系数的要求;而垫板基层又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刚性,因此又满足了重载垫板的刚性要求与物理性能要求。
另外,通过在铁轨垫板的板体表面设置两种不同高度的弹性凸台,当铁轨上通过轴重较低的列车时,垫板主体上表面的高位弹性凸台承受载荷,由于承压面积小,就可以实现较大的形变,从而达到第一级静刚度的要求;当轴重较大的火车通过时,由于载荷较大,高位弹性凸台进一步形变,直至低位弹性凸台形成的第二级静刚度面。此时承压面积变大,限制了铁轨垫板的进一步形变,从而达到了较大的静刚度,保护了一级刚度的变形量;另外,第二级静刚度的调整是以低位弹性凸台的高低来调节的。低位弹性凸台越高,则第二级静刚度越大,低位弹性凸台越低,则第二级静度越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重载汽车或其他缓冲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垫板基层上复合具有高摩擦系数的摩擦层,从而解决了同时满足高刚性和高摩擦系数的问题;
2、高位弹性凸台和低位弹性凸台形成两个静刚度面,受到重压时所产生的刚度曲线速率可以迅速提升到3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中:1、垫板层 2、摩擦层 3、高位弹性凸台 4、低位弹性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一种具有高摩擦系数的重载垫板,包括较硬的垫板层1,在所述的垫板层1的上表面覆盖有至少一层摩擦层2;所述的摩擦层2和垫板层1复合为一体;摩擦层2的上表面和垫板层1的下表面上分布有若干高位弹性凸台3和若干低位弹性凸台4;所述摩擦层2上表面的高位弹性凸台3与垫板层1下表面的低位弹性凸台4对应;所述摩擦层2上表面的低位弹性凸台4与垫板层1下表面的高位弹性凸台3对应。
所述的高位弹性凸台3和低位弹性凸台4交错排列,形成相互垂直的横纵弹性凸台带。所有的高位弹性凸台3形成第一级静刚度面,所有的低位弹性凸台4形成第二级静刚度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琴兰,未经王琴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7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