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油污冷却装置的数控机床外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7105.X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9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市力伟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12 | 分类号: | B23Q11/12;B23Q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1801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油污 冷却 装置 数控机床 外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机床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采用油污冷却装置的数控机床外罩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由于采用微计算机控制整个操作过程,因此,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量数据稳定、可靠、操作简单等优点,有逐步取代传统机床的趋势。
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过程中,刀具和加工部件均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及时对刀具和加工部件进行冷却,减小热形变影响加工部件的精度,同时也避免刀具不必要的损伤。机床上设置冷却液对刀具和加工部件进行时时冷却,同时冲洗加工部件,避免产生的废料影响到加工部件的精度。
由于加工过程中需要持续的冲洗进行冷却,需要大量的冷却液,这样容易导致加工成本增加,浪费大量的冷却液。冷却冲洗过程中,会带走一部分废料,形成物液混合物排出,不进行分离,废料会带走一些冷却液导致浪费增加,同时长时间混合也不利于分离,不分离也无法对使用过的冷却液进行回收使用。然而一般的油污冷器回收装置都是安装在数控机床内部,不仅占了机床作业的大量空间,且会影响机床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油污冷却装置的数控机床外罩,不占用机床内部空间,且能够对使用过的冷却液及时进行多级过滤冷却,增加冷却液的使用效率,降低加工成本循环使用冷却液的数控机床外罩油污冷却回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采用油污冷却装置的数控机床外罩,包括外罩本体,所述外罩本体上安装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一侧的储液箱与外罩本体内部相通,隔板另一侧的储液箱通过连接管与外罩本体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上端设置有网眼,阻挡废屑的通过。
作为优选,所述储液箱为长方体,储液箱的设有活动滑盖,防止异物掉落到储液箱内部,方便清洁。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一侧的储液箱底部设置排污装置,隔板另一侧的储液箱底部设置有吸管固定口,所述吸管固定口与连接管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油污冷却回收装置安装在数控机床外罩上,使得对使用过的冷却液及时进行多级过滤冷却,增加冷却液的使用效率,降低加工成本循环使用冷却液的数控机床外罩油污冷却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油污冷却装置的数控机床外罩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油污冷却装置的数控机床外罩的左视图。
图中:1-外罩本体、2-储液箱、3-隔板、4-连接管、5-活动滑盖、21-排污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油污冷却装置的数控机床外罩,包括外罩本体1,所述外罩本体1上安装有储液箱2,所述储液箱2内设有隔板3,所述隔板3一侧的储液箱2与外罩本体1内部相通,隔板3另一侧的储液箱2底部通过连接管4与外罩本体1相连接,所述隔板3上端设置有网眼31,储液箱2为长方体,储液箱2的设有活动滑盖5,所述隔板3一侧的储液箱2底部设置排污装置21。
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油污冷却装置的数控机床外罩的工作过程: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用持续的冲洗进行冷却,冷却冲洗过程中,会带走一部分废料,形成物液混合物排出,达到储液箱2与外罩本体1相通的一侧进行沉淀过滤,过滤后通过隔板3上的网眼31溢出,储液箱2的另一侧,隔板3另一侧的储液箱2底部通过连接管4与外罩本体1相连接,即通过连接管进入循环系统,从而继续使用冷却液,达到了重复循环使用冷却液进行冷却使用,所述活动滑盖5可方便开关储液箱2,防止异物掉落到储液箱内部,方便清洁。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市力伟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市力伟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71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