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后围广告客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6840.9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1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权;蒋勇;芦哲;王勇;顾兆业;赵明都;孙光洁;李载霄;曲贵阳;黄文杰;李太阳;郭华洋;商确;张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1/00 | 分类号: | B62D31/00;G09F21/04 |
代理公司: | 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 21227 | 代理人: | 徐枫燕 |
地址: | 118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广告 客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客车,尤其涉及的是车体表面设置大型图像显示装置的广告客车。
背景技术
客车穿行在城市繁华和偏僻的各个角落,车体外型美化着城市,重要的是其流动性让人们看到了客车具有信息载体的广告传达特性。现有客车承载广告手段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一种是固定喷涂或在客车蒙皮表面粘贴大型广告粘贴画,污损或边缘脱胶翻卷等严重影响客车自身美观,这种方式不能随意更改广告画内容,需要大量的更换清理工作;第二种是在车体外部悬挂广告载体部件,广告部件破坏了客车精心布局设计的外观造型,也改变了车体外形尺寸,成为检车的一大障碍;第三种是电子广告显示方式,为不影响整体结构,电子显示屏设置在靠近车顶的窄长条位置,如中国专利:CN2012202784044的“全广告型客车”,电子显示屏设置在客车两侧上部空调风道处,其设置位置极大的限制了显示屏宽度,导致面积狭窄,广告内容只能沿客车纵向延伸的细长显示屏来变化,由于只能发布字数有限的文字类广告,涵盖信息量极为有限,难以满足大信息量广告内容的发布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装宽大面积的电子广告屏且不改变车体外围表面结构的大型后围广告客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型后围广告客车技术方案,其主要技术内容是:一种大型后围广告客车,电子展示屏嵌入安装在客车后围的路牌下橫梁和后风窗下橫梁之间区域。
在上述的整体技术方案中,路牌下橫梁和后风窗下橫梁之间设有连接立柱,电子展示屏后部、连接立柱所在面填充隔热、防水材料,构成隔热层,隔热层与电子展示屏之间的间隙为散热间隙。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大型后围广告客车技术方案,拓展、利用客车后围路牌下方的路牌下橫梁和后风窗下橫梁之间宽大的区域增设置电子展示屏,本结构设置使电子展示屏周边与后风窗玻璃或蒙皮良好的过渡衔接,保证了客车整车造型完整、不改变,也确保了整车骨架强度不被削弱,还保证了发动机仓足够的散热能力。由于本技术方案将电子展示屏面积得到有效的扩展,能够轻松的显示包括文字、彩色文字、图片、彩色图片在内的更大、更丰富广告信息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围外观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围骨架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围骨架侧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客车,尤其是公交客车,其后围结构主要包括:包含将路牌窗口2置顶的后风窗1、下部的发动机仓的后中门13、后中门13上方依次设置的与大气相通的第一散热窗11和第二散热窗12,两散热窗11、12分别采用了百叶窗结构和天窗风道结构,电子展示屏9固定设置在后风窗1与第一散热窗11之间,电子展示屏9与电子控制部分连接,所述的电子控制部分最好选用以车载WIFI传输核心的控制电路,具备多媒体数据信息实时传输功能,实现大信息量交互传输。
对于客车后围骨架而言,具体的说,电子展示屏9固定嵌入安装在客车后围骨架中的路牌下橫梁4和后风窗下橫梁10之间的区域中,路牌下橫梁4和后风窗下橫梁10左右两端为后风窗左右立柱3,后风窗左右立柱3通过若干连接梁固定架设在后围立柱5上。路牌下橫梁4和后风窗下橫梁10之间设有连接立柱7,保证所述的两横梁4、10具有足够的机械支撑强度。为使电子展示屏9周边与后风窗、散热窗11衔接过渡,后风窗下横梁10外侧固定有辅助横梁14,电子展示屏9或电子展示屏9的支撑下边框坐落固定在辅助横梁14上,电子展示屏9上边缘或电子展示屏9的支撑上边框固定在路牌下橫梁4上,电子展示屏9的支撑上边框上设有与后风窗玻璃吻合的止口,从而使后风窗玻璃与电子展示屏9处于同一衔接过渡平面上。
电子展示屏9后部、在连接立柱7所在的空间中充填隔热、防水材料等,构成隔热层,阻隔发动机仓部件的工作热量对电子展示屏9的影响,发动机仓的工作热量仍由第一散热窗11和第二散热窗12气流流动散发,隔热层与电子展示屏9之间设置有间隙,该间隙为电子展示屏9的散热间隙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68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灾报警控制系统
- 下一篇:适用于条形码的自助还书二次确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