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加热式有氧堆肥舱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6581.X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8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贤;林镇荣;陈勇;郭华芳;李家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F9/02 | 分类号: | C05F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有氧 堆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生活垃圾进行快速有氧堆肥的设备,尤其是一种可加热旋转式生活垃圾有氧堆肥的舱体。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量、有机物含量等参数不断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如何方便快捷、因地制宜的快速消化生活垃圾成为处理城市垃圾的一种趋势。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有氧堆肥,能够有效的对城市生活垃圾减容减重,并且简单易行,能够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自行处理,变废为宝。但是有氧堆肥整个过程耗时较长,如何缩短整个处理过程的时间成为了有氧堆肥的一个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加热式有氧堆肥舱体,能够有效的缩短整个有氧堆肥过程的时间。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加热式有氧堆肥舱体,其包括固定于一承重支架上的圆筒型的舱体,所述舱体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左端板和右端板形成一密封结构,在所述左端板和右端板上分别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该舱体上设有一入水口和一出水口,所述入水口和出水口通过一安装于舱体内的盘管相连通。
所述舱体的外壁上固定套接一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固定连接于一电机转轴上的电机齿轮相啮合。
所述转动齿轮位于舱体外壁的中心位置。
所述舱体的外壁上设置至少一沿其径向分布的滚动轨道槽,承重支架上固定连接有沿滚动轨道槽的滚动底座。
所述舱体内安装有至少一个用于将舱体分割为多个空间的分隔板。
所述分隔板为圆弧形结构,其圆弧的边缘与舱体固定连接。
所述承重支架的上端面与位于承重支架下侧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且左端板的中心至该水平面的距离大于右端板的中心至该水平面的距离。
所述左端板的端面上固定连接一第一圆环,所述舱体外壁的左侧套设有一第一法兰环,所述第一法兰环的端面上固定连接一第二圆环,所述左端板和第一法兰环通过第一螺钉锁紧,且第一圆环设于舱体的外壁和第二圆环之间;所述右端板的端面上固定连接一第三圆环,所述舱体外壁的右侧套设有一第二法兰环,所述第二法兰环的端面上固定连接一第四圆环,所述右端板和第二法兰环通过第二螺钉锁紧,且第三圆环设于舱体的外壁和第四圆环之间。
所述第一圆环、第二圆环以及舱体的外壁两两之间的间隙处均设有第一盘根密封,所述第三圆环、第四圆环以及舱体的外壁两两之间的间隙处均设有第二盘根密封。
所述入水口位于右端板的一侧,所述出水口位于左端板的一侧。
采用该可加热旋转式生活垃圾分段有氧堆肥舱体,可将城市生活垃圾按照投放的先后顺序,以天为时间单位区分开来,实现按照堆肥过程完成度的不同进行连续的出料。大幅度的缩短整个有氧堆肥过程的时间周期,提高了有氧堆肥的处理量和处理效率。整个舱体加工简单,安全可靠,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1、通过对舱体内的生活垃圾进行加热,可大幅度缩短生活垃圾有氧堆肥的时间周期;
2、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简单方便进行舱体的旋转,从而使物料充分翻堆;
3、通过舱体的转动和舱体的倾斜角度,可以将不同时期进入舱体的生活垃圾通过分隔板按照堆肥的程度区分开来,实现分段有氧堆肥;
4、在舱体旋转的过程中,通过滚动底座在滚动轨道槽中的运动,保证了舱体的稳定旋转;
5、法兰环与端板的配合结构保证左右两个端板固定不转动,大幅度增加了操作简便性、连续性和可靠性;
6、整个设备操作简易、安全可靠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加热式有氧堆肥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舱体和左端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其中:1、舱体;2、入料口;3、左端板;31、圆环;4、出料口;5、右端板;6、电机齿轮;7、转动齿轮;8、滚动底座;9、滚动轨道槽;10、承重支架;11、盘管;12、入水口;13、出水口;14、分隔板;15、法兰环;151、圆环;16、螺钉;17、盘根;18、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65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