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射频连接器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6533.0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3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亮;程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市海纳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5 | 分类号: | H01R13/405;H01R24/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射频 连接器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射频连接器插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应用于单兵通讯设备中的射频连接器由插头外壳、绝缘体、插针和接触头构成,插针装入绝缘体后通过插头外壳的插入端进入插头外壳,然后再通过插合端将接触头装入并压铆固定;由于插头外壳的尺寸较小,且压铆部位壁厚较薄,压铆后容易使插头外壳出现形变且压铆牢固度不高,另外,这种结构的连接器加工和装配非常繁琐,产品合格率受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较大,容易造成废品,增加了生产成本;如果铆接不够牢固,则接触件容易脱落,造成连接器失效,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牢固度差、加工装配繁琐、成本高和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射频连接器插头,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射频连接器插头,它包括插头外壳、插针、绝缘体和接触头;其要点是所述插头外壳插入端的内壁上固定设有挡环;所述接触头卡接在插头外壳的插入端内,并与挡环相互固定卡接;所述插针上套装有绝缘体;所述绝缘体的前端与接触头相互对应卡接,后端通过压紧圈与插头外壳相互固定卡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新颖,由于接触头与插头外壳的插入端内壁的挡环相互对应卡接,绝缘体的后端通过压紧圈与插头外壳相互固定,在插接时可以很好的固定连接器插头,防止接触件脱落,连接器可靠性高、牢固度高;并且,压紧圈不会对插头外壳造成损坏,插头外壳不会发生形变,加工和装配过程简便,节省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牢固度差、加工装配繁琐、成本高和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插头外壳 2、绝缘体 3、接触头 4、插针 5、压紧圈 6、挡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它包括插头外壳1、插针4、绝缘体2和接触头3;所述插头外壳1插入端的内壁上固定设有挡环6;所述接触头3卡接在插头外壳1的插入端内,并与挡环6相互固定卡接;所述插针4上套装有绝缘体2;所述绝缘体2的前端与接触头3相互对应卡接,后端通过压紧圈5与插头外壳1相互固定卡接。
使用时,接触头3从插头外壳1后端装入,通过工具顶进卡住,插针4装入绝缘体2中,然后一起由插头外壳1后端装入,最后将压紧圈5由插头外壳1的后端装入,并通过压铆工具压铆到位,从而完成组装过程;插头外壳1结构设置合理,压铆部位壳体设置较厚,完全满足压铆强度的要求,压铆后不会出现变形和压铆不牢固的问题,且零件加工过程简便。接触头3、插针4、绝缘体2和压紧圈5均易于加工且便于安装。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品质量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市海纳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临沂市海纳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65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及硬盘组合
- 下一篇:具有用于容纳多个半导体封装尺寸的凹口的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