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整直机用调整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6521.8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0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铭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铭鸿 |
主分类号: | B21D3/00 | 分类号: | B21D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直机用 调整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整直机用调整构造,尤指一种能将已弯曲的多边形物件给予快速的整直,以减少不良率产生的整直机用调整构造。
背景技术
当前,常用的整直机构造,请参阅中国台湾于88年12月01日核准公告第375982号“整直机结构改良”中,原案的设计是由滚牙机直接改良,因此,其整直机构是以一同心轴及一偏心轴为主,在两轴上装置有滚轮,使偏心轴形成一凸轮的旋转作动,而且,偏心轴上另装置有一离合器结构的压板组,在此结构下,移动偏心轴至一定位,利用其旋转使压板组压住金属条的加工物,同时,滚轮因偏心而构成的凸轮在转动中,即可强迫将金属条弯曲一端推超过金属条的中心轴的一端,通过金属条的金属内应力而回复同心直度,其虽已达到整直功效,仍有其不足之处:
由于整直作动时,必须以人为操作偏心轴的移动,而使凸轮必须强迫对金属条进行弯曲度的反向推动的整直加工,而致使其机械输出功率大,相对地损耗也较大外,同时,待加工物在瞬间反向弯曲时,亦容易造成待加工物损伤是其一大困扰。
对于已弯曲的多边形金属条,则无法进行整直加工,是其另一大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能适用于多边形金属条的整直加工,且又不会使待加工物损伤,为业者急需努力研发的一大课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直机用调整构造,其包括有一组设于机台或固定座上的基座、一组设于基座的轴孔内的轴杆、一套置于轴杆上的活动座、一置于活动座的上轴孔内的模座、以及嵌入模座的凹槽内的扣环;而活动座设有上轴孔及下轴孔,以供模座及轴杆分别置于上轴孔及下轴孔内,且使模座及轴杆分别与活动座间保持转动状;而且,模座的最大外径大于活动座的宽度或者大于活动座的上轴孔中心至活动座二侧边间的最短距离的宽度尺寸,且于模座内设有一贯穿状容置部;如此,通过活动座的摇摆运动及模座的旋转运动而带动待加工金属条跟着转动,以致使已弯曲的待加工金属条(即多边形金属条为最佳)给予确实整直外,同时,亦不会使待加工金属条(即多边形金属条为最佳)表面损伤。
如前所述的整直机用调整构造,已组设于基座上的轴杆处另组设有调节件组,以致使活动座一端能位于调节件组内。
如上所述的整直机用调整构造,其中,该调节件组是由L形固定座及一组设于L形固定座一端的限位件所组成,该L形固定座包括有一竖立区域及水平区域,而竖立区内设有一可供轴杆穿入用的轴孔、一连通轴孔至固定座外部的剖槽、以及一垂直于剖槽上的螺孔,以通过螺栓螺入后而迫使轴孔变形来达到紧束轴杆移动定位调整之用;而水平区域则设有水平贯穿状的螺纹孔,另一螺栓穿过限位件而组设于固定座上。
如前所述的整直机用调整构造,其中,活动座与基座间夹置有弹性件,且该弹性件是容置于活动座下方二侧设有凹孔内,并且该凹孔与下轴孔间呈偏心设计。
如前所述的整直机用调整构造,其中该调节件组的L形固定座的水平区域及活动座的底端之间设置有弹性件,且该弹性件是容置于活动座下方二侧设有凹孔内,并且该凹孔与下轴孔间呈偏心设计。
如前所述的整直机用调整构造,其中活动座的上轴孔与模座之间可夹置有第一套接单元,以作为增加模座于活动座上的转动灵活度之用。
如前所述的整直机用调整构造,其中活动座的下轴孔与轴杆之间可夹置有第二套接单元,以作为增加活动座于轴杆上的摇摆灵活度之用。
如前所述的整直机用调整构造,其中模座的容置部的形状为圆形孔状,且容置部的一端形成有锥面及其另一端形成有较大的阶级孔。
如前所述的整直机用调整构造,其中基座是由基底件及组设于基底件近二侧的竖立件所组成,且该竖立件设有贯穿状的轴孔,轴杆组设于轴孔内。
如前所述的整直机用调整构造,其中基底件及竖立件为相互独立的元件,且基底件及竖立件间是通过螺栓加以螺合成一整体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整直加工时的组合示意图。
图4为图3整直加工时的局部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3整直加工时的另一局部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基座 10基底件
11竖立件 110轴孔
12竖立件 120轴孔
13凸轨 2轴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铭鸿,未经陈铭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65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管压槽刀
- 下一篇:全方位型瓶罐清洗喷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