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洪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5363.4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6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朝辉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孙征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洪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洪设施,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洪板组件。
背景技术
洪水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我国很多城市存在着排水系统设计标准过低,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汛期或暴雨侵袭时造成地面严重积水,形成涝灾,阻碍交通,淹没道路和房舍,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传统的防洪方式就是装填沙袋,这种方式不但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挡水密封效果差,易冲垮,挡水高度有限的问题。还不美观不能反复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洪板组件,以至少实现提高防洪板的密封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洪板组件,包括:至少两块挡板,每相邻的挡板之间相互密封连接;以及具有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支撑结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相互成角地分别与挡板的表面可拆卸地连接,其中,相互密封连接的至少两块挡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垫。
根据本实用新型,沿每块挡板的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密封接片和密封槽,其中,相邻挡板之间的密封接片与密封槽固定连接,并且密封接片和密封槽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
根据本实用新型,每相邻挡板之间通过连接板相互固定连接,其中,连接板的两端部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相邻挡板各自的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分别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固定在挡板的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包括:内部具有球形槽的底座;一端具有球形连接块的支腿,球形连接块可旋转地设置在球形槽中;以及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连接的套筒,套筒可滑动地套设在支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支腿的外周壁设置有外螺纹,套筒具有贯穿其中的内螺纹,套筒的内螺纹与支腿的外螺纹螺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底座上覆盖有底座盖,底座盖与底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每块挡板的表面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拉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在本实用新型的防洪板组件中,由于相邻挡板间相互密封连接,并且相互连接组合完成的挡板底部可以设置第一密封垫,因此在其实际应用时,第一密封垫可以和地面之间有效密封而不至漏水;并且挡板之间相互密封,同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漏水。
此外,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相互成角的与挡板连接,从而可以形成稳固的三角形支撑结构,以使防洪板组件在使用时更加稳定。
进一步,在支撑结构中,支腿可旋转地设置在底座的球形槽中,因此支腿的位置可以自由调整;而套筒可以通过例如螺纹连接可滑动地套设在支腿上。所以,用户可以手动转动支腿从而使得套筒在支腿上沿直线移动。通过这种方式,在防洪板组件实际应用中时,如果地面不平整或者地面有坡度,用户可以首先调整支腿的角度,然后旋转支腿使得套筒沿支腿移动,当套筒移动的适当位置时,再将与套筒连接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分别与挡板连接,从而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防洪板组件可以应用在各种不同情况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洪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防洪板组件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洪板组件中挡板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挡板的右视图;
图5是图3中挡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防洪板组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洪板组件包括至少两块挡板1、以及具有第一支杆2和第二支杆14的支撑机构。其中,每相邻的挡板1之间相互密封连接,而第一支杆2和第二支杆14相互成角地分别与挡板1的表面可拆卸地连接。具体而言,相邻挡板1的边缘之间相互密封连接,而第一支杆2和第二支杆14之间的相互成角指的是第一支杆2和第二支杆14可分别连接至挡板1的上部和下部,从而形成如图2侧视图所示的三角形支撑结构。另外,相互密封连接的至少两块挡板1的底部可以设置有第一密封垫6,即,当挡板1之间相互密封连接完成后,可以在组装完成的挡板1底部设置第一密封垫6。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防洪板组件中,由于相邻挡板1间相互密封连接,并且相互连接组合完成的挡板1底部可以设置第一密封垫6,因此在其实际应用时,第一密封垫6可以和地面之间有效密封而不至漏水;并且挡板1之间相互密封,同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漏水。
此外,第一支杆2和第二支杆14相互成角的与挡板1连接,从而可以形成稳固的三角形支撑结构,以使防洪板组件在使用时更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朝辉,未经徐朝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53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