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除臭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5353.0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4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何菊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菊杭 |
主分类号: | E03D9/05 | 分类号: | E03D9/05;E03D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除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除臭便器。
背景技术
自动除臭便器,通常在便器的内部边缘设置排气孔,通过排气风扇的作用,将秽气排除。但是现有技术中,通常将排气风扇和便器风道用管道连接,而排气风扇设置在厕所的外部,因此在安装时,需要设计较为复杂的管路结构,并且也使得厕所由于外漏管路变得不美观,排气效果欠佳。
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便器通常区分为蹲便器和坐便器,人们希望二者能够合一,以节约成本和空间。但由于蹲坐两用便器结构复杂,难以实现产业化应用。
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安装便器处的厕所空间除了安装水箱外,没有其他任何用途,因此空间利用效率低。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使管路设计简单、紧凑的自动除臭便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管路设计简单、紧凑的自动除臭便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除臭便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上部设置有便池,以及沿便池轮廓延伸的水道;所述本体设置有与所述水道相连的进水口;所述便池的下部设置有下水口;所述本体的后部设置有高度低于本体整体高度的低洼部;所述本体设置有连通所述便池和低洼部的排气道;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低洼部。但不与风道相通。
为进一步提高排除臭气效果,所述排气道位于所述水道的上方。
为进一步提高排气除臭效果,所述排气道由左右对称设置的二个气道组成;二所述气道的夹角为20°-30°。
为防止溅水,所述下水口向所述本体的后部延伸;所述下水口的中心线与铅垂线的夹角为4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有效除去如厕的异味,并且对于厕所的空间利用效率高,厕所内的管路设计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便器与风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坐便板处于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构成密封腔和储物柜的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自动除臭便器,包括本体100,本体100的上部设置有便池3,以及沿便池轮廓延伸的水道1。便池3的下部设置有下水口7。本体100的后部设置有高度低于本体整体高度的低洼部2,以及有连通便池3和低洼部2的排气道4。低洼部2处设置有与水道1相连的进水口17。
下水口7向本体100的后部延伸,使下水口的中心线与铅垂线的夹角为45°。因此,下水管路再向前向上弯曲为沉水弯,然后再向下出口。
本实施例中,排气道4位于水道1的上方,由左右对称设置的二个气道组成,且二气道的夹角θ为26°。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二气道的的夹角也可以为20°-30°之间的其他值,以达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可在该便器后部的低洼部2处设置有密封腔8,密封腔8内设置有风机6,风机6的出气口通过第一管路5a与连接便器的下水口7的管路连接。风机6的出气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18。
风机6设置于低洼部2后方的地基16上,第一管路5a部分设置于地基16内。
密封腔8的上部设置有储物柜9,便器100的水箱10设置于储物柜9的上部,水箱10与水道1通过第二管路5b连接。储物柜9的设置,有效利用了水箱的安装空间,并可在其内防置洗漱用品,以及卫生纸。当如厕常用卫生纸用完时,直接从储物柜内取出即可,避免卫生纸用完的尴尬。
储物柜9和水箱10的宽度小于密封腔8的宽度,储物柜9与密封腔8的前部相邻处设置有铰接轴11,铰接轴11上套装有坐便板12。坐便板12的后部一体设置有铁制的受力杆13,密封腔8的后部设置有与受力杆13的末端对应的挡块14,挡块14可通过膨胀螺钉或采用锚固的方式与墙体固定连接。
密封腔8的前部两侧设置有与受力杆13的末端对应的磁铁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菊杭,未经何菊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53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成品
- 下一篇:一种玻璃钢材质的冷却塔主体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