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叶片磨抛的压力可控砂带工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5105.6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6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唐洪峰;王昕;邵增超;贺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21/16 | 分类号: | B24B21/16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叶片 压力 可控 工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叶片磨抛的工具。
背景技术
叶片是汽轮机、水轮机、航空发动机等透平机械设备中典型关键零件,少者上千个、多者可达数万个。叶片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强腐蚀性的环境,承受交变载荷作用,要求其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抗热变形和抗腐蚀能力,任何设计和制造中的缺陷都可能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甚至破坏整体机组,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叶片类零件形状复杂、质量要求高、加工难度大。
目前我国叶片磨抛加工主要还是通过手工完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工作条件恶劣。磨抛后叶片形位精度和表面质量受工人技术影响较大,即使是同一个工人磨抛的叶片,一致性也难以得到有效保证;限制了我国叶片制造水平向高效率、高质量方向发展。因此,目前急需开发叶片自动化磨抛装置,代替手工作业,提高叶片磨抛加工质量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叶片磨抛的压力可控砂带工具系统,以解决目前叶片磨抛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叶片曲面磨抛不均匀、表面质量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驱动轮、惰轮、张紧机构、磨抛压力控制机构安装在工具板上,伺服电机通过电机支座与工具板连接,驱动轮与伺服电机连接,接触轮采用金属轮毂主体表面粘贴橡胶材料的结构,砂带与驱动轮、惰轮和接触轮外部绕接,张紧机构与砂带张紧连接;
所述的张紧机构的结构是,张紧臂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工具板上,张紧臂与张紧臂轴固定连接,弹簧通过销安装在工具板上,张紧臂以张紧臂轴为支点,一端安装张紧轮,另一端安装弹簧;
所述的磨抛压力控制机构的结构是:角度传感器机构安装在工具板上,位移传感器支座安装在工具板上,位移传感器安装在位移传感器支座上,滑块支座安装在工具板上,滑块安装在滑块支座上,气缸支座安装在工具板上,低摩擦气缸安装在气缸支座上,连接轴通过滑块中的直线轴承可以在滑块中移动,连接轴一端与接触轮支座连接,另一端与S型压力传感器连接,同时通过连接板与位移传感器的轴连接,接触轮安装在接触轮支座上,S型压力传感器的另一端与低摩擦气缸的轴连接。
所述的角度传感器机构的结构是:角度传感器支座安装在工具板上,角度传感器安装在角度传感器支座上,角度传感器的轴通过联轴器与张紧臂轴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新颖,解决了磨抛过程中磨抛压力和法向压入量耦合的问题,实现了磨抛过程中的力位解耦,为叶片型面自动磨抛作业提供了力位解耦的工具系统,可以有效控制砂带磨抛叶片时的磨抛压力,使叶片曲面磨抛更均匀、加工质量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张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磨抛压力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角度传感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磨抛叶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驱动轮1、惰轮4、张紧机构5、磨抛压力控制机构6安装在工具板2上,伺服电机9通过电机支座8与工具板2连接,驱动轮1与伺服电机9连接,接触轮7采用金属轮毂主体表面粘贴橡胶材料的结构,砂带3与驱动轮1、惰轮4和接触轮7外部绕接,张紧机构5与砂带3张紧连接;
所述的张紧机构的结构是,张紧臂轴501通过轴承安装在工具板2上,张紧臂505与张紧臂轴501固定连接,弹簧503通过销504安装在工具板2上,张紧臂505以张紧臂轴501为支点,一端安装张紧轮502,另一端安装弹簧503,利用杠杆原理,弹簧503通过张紧臂505使张紧轮502为砂带3提供张紧力。
所述的磨抛压力控制机构的结构是:角度传感器机构601安装在工具板2上,位移传感器支座609安装在工具板2上,位移传感器602安装在位移传感器支座609上,滑块支座603安装在工具板2上,滑块606安装在滑块支座603上,气缸支座610安装在工具板2上,低摩擦气缸611安装在气缸支座610上,连接轴605通过滑块606中的直线轴承可以在滑块606中移动,连接轴605一端与接触轮支座604连接,另一端与S型压力传感器608连接,同时通过连接板607与位移传感器602的轴连接,接触轮7安装在接触轮支座604上,S型压力传感器608的另一端与低摩擦气缸611的轴连接。
所述的角度传感器机构的结构是:角度传感器支座6013安装在工具板2上,角度传感器6011安装在角度传感器支座6013上,角度传感器6011的轴通过联轴器6012与张紧臂轴501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51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