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配式拱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4638.2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8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魏建军;宋生志;洪翰江;唐金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4/00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张荣亮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拱肋,属于桥梁新型构件领域。
背景技术
拱桥由于其具有优美的线形和良好的承载性能,在水系发达的城市内应用非常普遍。随着城市交通量的增大,道路通行压力大,管理部门往往希望修建路桥的工期越短越好、成本越低越好。常规的混凝土拱桥是在现场搭设支架,然后在支架上浇筑混凝土,养生混凝土到达足够的强度才能施工下一步工序,施工时间长,且混凝土自重大,对两岸的桥梁基础要求高,施工成本高。钢拱桥施工速度快,但是用钢量大、成本高。因此,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式拱桥将会是桥梁快速建设的新选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拱肋,其能够代替传统的混凝土拱肋或者钢拱肋,相比传统的拱肋自重更轻、成本更低、施工速度快,特别适合用于城市拱桥的快速建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拱肋,包括上翼缘、左腹板、右腹板和下翼缘;所述上翼缘与下翼缘平行设置,且位于上翼缘与下翼缘之间对称设置有左腹板和右腹板,且由上述结构组成的拱肋的截面为箱型截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翼缘与下翼缘为矩形空心钢管,且空心钢管内装有填充物;所述左腹板与右腹板为沿长度方向均匀或不均匀周期性重复设置的波形薄壁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填充物为高强混凝土或者钢纤维混凝土等高性能混凝土,所述的上翼缘与下翼缘的空心钢管内竖向设置有加劲肋,增大局部抗压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右腹板分别垂直设置在上、下翼缘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由上、下翼缘和左、右腹板组成的箱型截面为倒梯型,且左、右腹板与下翼缘的夹角为90°~14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右腹板分别焊接在上、下翼缘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波形薄壁钢板的波纹断面为圆弧波形或正弦曲线形或梯形波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拱桥建造的既实用又经济,提出一种钢-混凝土组合式箱型拱肋。用矩形钢管内填混凝土代替常规钢筋混凝土板,受压性能好;用冷弯波形薄壁钢板代替常规钢或混凝土腹板,抗剪力大。该种类型的拱肋受力性能好,而且自重轻,成本低;同时,该种构件在工厂生产,运输到现场直接拼装,速度快,工期短,也大大降低了施工费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装配式箱型拱肋的断面图;
图2为装配式箱型拱肋纵向剖面图。
图中:1、上翼缘,2、左腹板,3、右腹板,4、下翼缘,5、拱脚处端板,6、加劲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装配式拱肋,包括上翼缘1、左腹板2、右腹板3和下翼缘4;所述上翼缘1与下翼缘4平行设置,且位于上翼缘1与下翼缘4之间对称设置有左腹板2和右腹板3,所述左腹板2与右腹板3焊接在上翼缘1与下翼缘4之间,且由上述结构组成的拱肋的截面为箱型截面。
所述上翼缘1与下翼缘4为矩形空心钢管,且空心钢管内装有高强混凝土或者钢纤维混凝土等高性能混凝土,上翼缘1与下翼缘4的空心钢管内竖向设置有加劲肋6,增大局部抗压能力;所述左腹板2与右腹板3为沿长度方向均匀或不均匀周期性重复设置的波形薄壁钢板,且所述波形薄壁钢板的波纹断面可以为圆弧波形或正弦曲线形或梯形波形。
所述左腹板2与右腹板3分别垂直设置在上翼缘1与下翼缘4之间。
所述由上翼缘1、下翼缘4、左腹板2和右腹板3组成的箱型截面为倒梯型,且左腹板2和右腹板3与下翼缘4的夹角优选为120°,当然只要其在90°~140°之间都是可以的。
在拱桥的建造过程中,每两个箱型拱肋之间分别通过拱脚处端板5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桥梁拱肋。
本装配式拱肋用矩形钢管内填混凝土代替常规钢筋混凝土板,受压性能好;用冷弯波形薄壁钢板代替常规钢或混凝土腹板,抗剪力大。该种类型的拱肋受力性能好,而且自重轻,成本低;同时,该种构件在工厂生产,运输到现场直接拼装,速度快,工期短,也大大降低了施工费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46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铁屑回收结构的钢板切割平台
- 下一篇:隔尺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