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整体道床上浮锚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3628.7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3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郑保才;张俊兵;于善毅;辛振省;孙伯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整体 道床 上浮 锚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既有隧道整体道床变形控制及隧底整治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整体道床隧道底板注浆加固过程的一种控制整体道床上浮锚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整体道床因其平稳性好、后期维修工作量小等特点,在长大隧道中普遍得到应用。但随着隧道运营时间的推移、铁路运量的增加、列车反复动荷载、地下水的影响等诸多因素,整体道床容易出现诸如道床与底板分离、道床翻浆冒泥、道床出现裂缝等病害,同时由于道床病害的影响导致隧道水沟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断裂等,隧道道床病害段往往伴随着道床与底板张合、病害段出水等问题,在列车的反复荷载作用下,道床板与底板的抽吸作用,不断地将底板混凝土内的细骨料带出,长期作用可导致底板抽空、道床板悬空,病害发生至一定程度可导致轨道板断裂,危及列车安全,因此,需对病害区域进行整治。
在整治施工过程中,往往采取注浆加固的方法,为保证注浆效果,注浆压力一般较大,在注浆过程中需采取措施预防整体道床上抬。施工过程中除严格控制注浆压力、注浆量外,在注浆施工前期还需要采取一些临时加固措施,防止道床板上抬,其中道床和两侧边沟底板上钻孔安设锚杆即为常用且有效的预防措施,锚杆与道床板的固定方法决定锚杆的受力状态及锚固效果。而现有的锚固方式不能改善锚杆和道床的受力分布,也不利于快速施工和更换。
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满足现场需求,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整治病害区域的控制整体道床上浮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既有隧道整体道床及隧底病害治理过程中,为防止注浆加固底板破碎区道床板上浮,采用锚杆进行道床板锚固过程中锚杆与道床板的固定连接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控制整体道床上浮锚固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控制整体道床上浮锚固装置,包括锚杆与道床板锚固端、道床板中间锚固端;所述的锚杆与道床板锚固端包括组合端、锚杆Ⅰ和螺纹钢Ⅰ,所述的组合端由两块卡固锚杆角钢和一块卡固道床板角钢焊接而成,其中两块卡固锚杆角钢焊接在卡固道床板角钢的同一面,且两块角钢之间预留有可使锚杆Ⅰ通过的间隔,组合端的两侧分别焊接螺纹钢Ⅰ;所述的道床板中间锚固端包括垫板、锚杆Ⅱ、螺纹钢Ⅱ,所述的垫板为中间钻设有可使锚杆Ⅱ通过的孔的“十”字型钢板,垫板两侧分别焊接螺纹钢Ⅱ。
进一步地,所述的螺纹钢Ⅰ和螺纹钢Ⅱ上套有绝缘橡胶套筒,可有效防止螺纹钢导电连接两股轨道。
所述的还包括圆形空心连接套筒,套筒内攻丝,套筒外部为六角螺栓形,所述的螺纹钢Ⅰ和螺纹钢Ⅱ的未焊接端攻丝,通过套筒连接固定为焊接端,套筒外部的六角螺栓形方便采用扳手调整对应锚杆之间的距离。
使用时,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在道床板与水沟之间的边沟内钻锚杆孔,孔深度及直径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然后安装组合端,其中卡固道床板角钢起连接道床板与锚杆的作用,锚杆Ⅰ穿过两块卡固锚杆角钢之间的间隔,垫上锚固垫板,上紧锚固螺栓;在道床的中间位置钻设锚杆孔,锚杆Ⅱ穿过“十”字型钢板中间预留的孔,然后垫上锚固垫板,上紧锚固螺栓;卡固道床板角钢两侧焊接有螺纹钢Ⅰ,螺纹钢Ⅰ的长度以小于单侧锚杆孔到中间道床板锚杆孔的1/2为宜,同理,沿着道床板隧道轴向和垂直轴向分别在中间锚垫板上焊接同样的螺纹钢Ⅱ,其中沿隧道轴向长度以小于相邻两个道床中间锚杆孔距离的1/2为宜,垂直于隧道轴向方向长度以小于单侧锚杆孔到中间道床板锚杆孔的1/2为宜;在螺纹钢的未焊接端攻丝,对应攻丝端的连接采用圆形空心连接套筒,套筒内攻丝,扳手调整对应锚杆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在整体道床病害过程中,可有效解决底板的加固、道床板与底板张合裂隙的控制、张合缝隙的封堵等问题,达到快速、有效、全面治理道床板及隧道底部病害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可快速治理既有线整体道床张合及隧道底部出水等病害,且效果较好;
(2)由于采用组合式锚固端,道床侧锚杆托盘的受力均匀,最大限度地发挥锚杆锚固作用,道床两侧锚杆与道床中间锚杆之间以及道床中间锚杆之间均采用螺纹钢连接,形成空间整体锚固体系,道床受力均匀,上浮变形更易调节和控制,可有效确保道床不发生上浮等问题,确保既有线铁路运营安全;
(3)相邻锚杆之间采用可调节圆形空心连接套筒,且套筒内攻丝,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相邻锚杆之间间距,保证锚杆的锚固效果,螺纹钢可灵活拆卸,锚固系统可重复使用,可有效控制成本投入,经济效益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36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