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翻转滑块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3542.4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7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柱;毕红仓;蒲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驰杰模具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许伟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转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翻转滑块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模具,是塑料加工工业中和塑料成型机配套,赋予塑料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工具。由于塑料品种和加工方法繁多,塑料成型机和塑料制品的结构又繁简不一,所以,塑料模具的种类和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图1所示,一种在玻璃车窗10侧边包裹塑料20的模具,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会有料屑遗留在模具台面内,需将模具翻转,以便去除料屑。为此,需要设计一种可翻转的模具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稳定、可靠的翻转滑块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翻转滑块模具,它包括模板、支架组件、滑块、油缸、导向机构;所述的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五支架、第六支架、偏心轴、双头螺钉、转轴;所述的第一支架的内端固定在模板上,第一支架通过偏心轴与第二支架的一端铰接,第二支架的另一端通过双头螺钉与第三支架的一端铰接,第三支架的中部通过转轴与第五支架的一端铰接,第五支架的另一端与第六支架的一端连接,第三支架的另一端与第四支架的一端固接,第四支架的另一端与滑块外侧的一端固接;滑块的内侧以可活动的方式套置在模板的滑块槽内;所述的油缸的缸体固定在模板上,油缸的活塞杆的杆端与第六支架的中部连接,在第六支架与模板之间设有导向机构。
所述的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座、导杆、导套;所述的固定座固定在模板上,导套安装在固定座内,导杆的一端固定在第六支架上,导杆的另一端间隙穿置在导套内。
在模板的滑块槽内设有与滑块接触的耐磨块。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油缸为动力源,合模力大,可为支架组件提供工作稳定、可靠的驱动力,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组件各支架之间采用铰接连接,支架的展开和合拢稳定、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产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模具内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翻转滑块模具,它包括模板1、支架组件2、滑块3、油缸4、导向机构5、耐磨块6。
所述的支架组件2包括两个第一支架21、两个第二支架22、两个第三支架23、第四支架24、两个第五支架25、第六支架26,两个偏心轴27、两个双头螺钉28、两个转轴29。所述的第一支架21的内端固定在模板1上,第一支架21通过偏心轴27与第二支架22的一端铰接,第二支架22的另一端通过双头螺钉28与第三支架23的一端铰接;第三支架23的中部通过转轴29与第五支架25的一端铰接,第六支架26的两端分别固接在两个第五支架25上,即,第五支架25的另一端,第三支架23的另一端与第四支架24的一端固接,第四支架24的另一端与滑块3外侧的一端固接,滑块3外侧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三支架23固接。
所述的滑块3的内侧以可活动的方式套置在模板1的滑块槽11内;所述的油缸4的缸体固定在模板1上,油缸4的活塞杆的杆端与第六支架26的中部连接,在第六支架26与模板之间设有导向机构5。
所述的导向机构5包括固定座51、导杆52、导套53。所述的固定座51固定在模板1上,导套53安装在固定座51内,导杆52的一端固定在第六支架26上,导杆52的另一端间隙穿置在导套53内。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机构5有两套,分别位于油缸4的两侧。
为了防止模板1滑块槽11磨损,在模板1的滑块槽11内设有与滑块3接触的耐磨块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工作时,油缸4活塞杆向外推动第六支架26,第六支架26驱动第三支架23动作,使得第三支架23以偏心轴27为支点向外偏摆,驱动滑块3从模板1滑块槽11脱出。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30安装在模具40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滑块与第三支架的连接方式可有多种,即,既可通过第四支架与第三支架连接,也可直接与第三支架连接,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驰杰模具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驰杰模具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35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