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苗养殖池增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3195.5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6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鸿晟海水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104 | 代理人: | 李道平 |
地址: | 300270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苗 养殖 池增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苗种繁育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鱼苗养殖池增氧系统。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在高密度精养鱼苗养殖需要将养殖池内带有污物的回水排出,并将养殖池内注入新水,已达到节水及保持饲养环境的目的,现有的鱼苗养殖过程中消毒增氧能力差,使得鱼苗成活率不高,且现有水产养殖池的排污器为污物容易堵塞排污口,不利于污水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鱼苗养殖池增氧系统,能有效清洁水体却不带来二次污染的水产养殖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苗养殖池增氧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紫外消毒设备、养殖池、排污池、空气压缩机、制氧机、水体增氧机,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紫外消毒设备及所述空气压缩机相连接,所述水体增氧机与所述紫外消毒设备相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制氧机相连接,所述制氧机与所述养殖池相连接,所述排污池与所述养殖池相连接。
所述养殖池包括锅型的养殖池池体。
所述养殖池池体底部中央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上设有排污管柱及回水溢水管。
所述排污管柱上设有排污孔,所述排污孔上设有筛网。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生物池与养殖池之间设置由紫外消毒设备、空气压缩机、制氧机、水体增氧机形成的进水消毒增氧流程有效的增强了消毒增氧能力,提高了鱼苗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鱼苗养殖池增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模块,2、紫外消毒设备,3、养殖池,4、排污池,5、空气压缩机,6、制氧机,7、水体增氧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鱼苗养殖池增氧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紫外消毒设备2、养殖池3、排污池4、空气压缩机5、制氧机6、水体增氧机7,控制模块1与紫外消毒设备2及空气压缩机5相连接,水体增氧机7与紫外消毒设备2相连接,空气压缩机5与制氧机6相连接,制氧机6与养殖池3相连接,排污池4与养殖池3相连接。养殖池3包括锅型的养殖池池体。养殖池3池体底部中央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上设有排污管柱及回水溢水管。所述排污管柱上设有排污孔,所述排污孔上设有筛网。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鸿晟海水养殖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鸿晟海水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31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室用喷雾机高效增压泵装置
- 下一篇:水产品储运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