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3193.6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4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彭威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0 | 分类号: | F01N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200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分离装置,特别是指用于船舶排油气管道的油气分离装置,属于船舶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船舶发动机产生的废气通过与发动机连接的排气管、消音器等最终排放到船舶外部。但直接排向大气的油气中油含量比较高,对周围的环境会造成很大的污染。并且含油量高的油气既会对排油管道和甲板的清洁维护带来不便又会影响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船舶排油气管道的油气分离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其安装在排油气管道上,包括盖板、筒体和通管;通管固定连接在盖板上,并穿过盖板向筒体内部延伸;筒体挂靠在通管上,筒体内壁与通管外壁之间形成了空气通道Ⅰ;盖板位于筒体上方,不与筒体接触。
所述盖板的内径大于筒体的直径;所述盖板外缘沿筒体方向设有延伸部,延伸部的内壁与筒体外壁之间形成空气通道Ⅱ,从空气通道Ⅰ出来的气体被引导空气通道Ⅱ排出,如果气体仍含有微量的油,空气通道Ⅱ起到进一步分离的作用,提高分离效率。所述盖板上侧的通管端部装有法兰,与排油气管道法兰连接固定,油气分离装置装卸非常方便。所述筒体侧壁底部设有排油口,便于分离后油的排出。筒体与通管的挂靠连接方式,可以优选为耳板/销轴连接或者挂环/挂钩连接。为了吸附更多的油以及方便清理,所述筒体内壁与通管外壁之间的空气通道Ⅰ中设有棉纱或木屑。当油气通过油气分离装置时,油可以吸附在棉纱或木屑上。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通管与盖板焊接在一起。
工作原理:油气混合物经与排油气管道法兰连接的通管进入油气分离装置后,油气在通管内扩散后,油靠重力沿管壁下滑到油气分离筒的下部,经排油管排出;过剩的油气向下触碰到筒体底部后,再向上顺着筒体与通管之间的空气通道Ⅰ向上流动,流动过程中油气中的油粘附在腔壁上,聚集后附壁而下,或者被空气通道Ⅰ中的吸附油介质吸收;分离后的气体因密度小而上升,经空气通道Ⅰ开口排出。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气体的流动方向,实现分离油气的作用,分离效率高,结构简单;通过法兰连接即可完成安装,安装方便;筒体直接挂靠在通管上,易于拆卸,清理便捷。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分离效率高、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生产工艺简化、制造成本较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筒体与通管挂靠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盖板1、筒体2、通管3、法兰7;通管3穿过盖板1并与盖板1焊接在一起,盖板1以上的通管3端部装有法兰7,与排油气管道上法兰配套连接;另一端延伸到筒体2内;筒体2内的通管3直径小于筒体2的内径,使得筒体2与通管3之间形成空气通道Ⅰ4,可放置如棉纱、木屑等吸附油的介质,以便吸附更多的油和便于清洁;如图1、2所示,筒体2内的通管3外壁设有耳板10,筒体2内壁对应设有销轴9,销轴9插入耳板10的孔内,筒体2即可挂靠在通管3上,且使得筒体2开口端不与盖板1接触;盖板1内径大于筒体2直径,盖板1外缘沿筒体2方向设有垂直延伸部5,延伸部5端部水平高度低于筒体2上开口端水平高度,延伸部5的内壁与筒体2外壁之间形成空气通道Ⅱ6,分离后的气体通过该空气通道Ⅱ6排出;筒体1侧壁底部设有排油口8,分离后的油体可通过此排油口8排除;耳板10与销轴9的连接方式也可替换为挂环与挂钩等其他可挂靠的方式。
安装时,将带有法兰7的通管-盖板组件与排油气管道上配套的法兰固定,然后将筒体2挂靠在通管3外侧。油气混合物经与排油气管道法兰连接的通管3进入油气分离装置后,油气在通管3内扩散后,油靠重力沿管壁下滑到筒体2的底部,经排油口8排出;过剩的油气向下触碰到筒体2底部后,再向上顺着筒体2与通管3之间的空气通道Ⅰ4向上流动,流动过程中油气中的油粘附在空气通道Ⅰ4壁上,聚集后附壁而下,经由排油口8排出或者被空气通道Ⅰ4中的吸附油介质吸收;分离后的气体因密度小而上升,经由空气通道Ⅰ4出口被引导至筒体2与盖板1延伸部5之间形成的空气通道Ⅱ6排出,如果气体仍含有微量的油,空气通道Ⅱ起到进一步分离的作用,提高分离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31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低功耗无线数据监测设备
- 下一篇:固定支腿和起重机